content

新諾獎得主指出投資股市樓市常犯的錯誤

原標題 新諾獎經濟學家!指出了股市樓市投資中常犯的錯誤!

 2017-10-11 08:58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看中國2017年10月11日訊】經濟學界和投資界以及財經媒體界的朋友都在關注一件大事發生,那就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到底會頒給哪位經濟學家,最終芝加哥大學理查德塞勒得獎。而他的主要研究方向就是行為金融學。

很多人不知道什麼叫行為金融學?說白了就是挖掘其他人犯錯所帶來的投資機會,當然人家是諾獎經濟學家,理論肯定非常高深,那麼我們不妨舉一個非常簡單的例子,來瞭解一下行為金融學。比如你去看電影的路上,把電影票給弄丟了,你會怎麼選擇呢?是再買一張票,還是轉身回家?如果是談戀愛的肯定會補一張票進去看,如果是老夫老妻,或者一個人去看電影的時候,十有八九會轉身回家。這其實就是一個行為的錯誤,因為電影票丟失已經是事實,這屬於沉沒成本。如果你改變你的原計畫,那麼你的損失將更大,浪費掉的還有你出門來回的時間。所以這就是人們因為心理而犯的錯誤。

那麼在投資市場上是不是也有類似的情況呢?當然!而且很多,塞勒的有限理性理論,發明瞭心理賬戶,用來解釋人們如何通過在頭腦中建立單獨的帳戶來簡化金融交易決策,比如說當你撿到100塊錢的時候高興程度,肯定沒有丟100塊錢的失望程度高,如果這個月老闆多給你1,000塊錢,下個月再扣回去1,000塊錢。這個人通常比不加不扣之前更加沮喪,相反先扣掉在加上,也一樣!這就是說當人在擁有某一商品時對同一商品的評估,要高於未擁有同一商品時的估價。你買了股票,你就會覺得它哪都好,你買了房子,你就會覺得房子肯定永遠漲。這些都是大家行為上犯錯的機會。

還有一種情況也是塞勒提出來可以利用的投資策略,那就是比如母公司剝離業務獨立上市,子公司價格暴漲,但很少有人會關注母公司,所以價格通常沒什麼變化。而實際上母公司往往持有大量子公司的股票,這時候市場就又犯錯誤了,聰明的投資者就會去買入母公司的股票,並做空子公司高估的股票,把利潤鎖定下來。也就是通過套利交易,去糾正大家因為非理性亢奮所帶來的市場偏差。

其實普通投資者,經常會產生錯誤的行為,最後成為了別人眼中的韭菜。比如技術分析就屬於這一類,通過根據之前大量案例的總結,以偏概全,用個性充當共性,只不過是個必要條件,卻被當成充分條件來用,以為有A就一定能有大漲B的結果,殊不知最後是A只是形成B的一個條件,大多數投資者都是看見A就以為要漲,結果卻出現了大跌C,但是他給你講解的時候,基本挑出來的都是A形成B的案例,而等你自己買的時候發現,A變成C的情況一點都不少。

還有最傻的行為就是要去抓莊家,市面上這些書相當的多。告訴你莊家操縱市場的手法,然後鼓勵大家去市場上咬莊家一口。你想想,人家掌握著資金優勢,掌握信息優勢,還握有主動權,想什麼時候發動行情,什麼時候收網全都是看心情。即使真有莊家,你這時候上去咬人家,不是作死是什麼?所以這些書,無疑都是增強了投資者的自信,把這些人改造成為神經質的韭菜而已。鼓勵他們去市場上犯錯。用錯誤的方法投資。

你也經常會聽到分析師鼓勵你,低買高賣波段操作。其實從統計上來看,低買高賣需要你作對每一個波段,但是隨著操作次數的增多你做對的可能性就越來越低。所以通常的結果是,大漲前你跑掉了,大跌前你卻加了倉。要知道分析師的收入並不是幫助你賺錢得來的,而是在你的交易中抽取提成。所以你交易越多,不管你賺不賺錢,他都很賺錢。

至於買房投資也是如此,地產開發商手上房子最多,所以他們肯定看漲。而潘石屹是個例外,因為他很早就不做住宅了所以他看跌。一些跟開發商走得很近的學者,利用大家要買房的心態,幫助大家選房炒房。一邊收取大家諮詢費,另一邊賺開發商的銷售返點。所以他也是看漲的,不管你最後是否能賺錢,他最後都賺大發了。另外,手上有房子的肯定看漲,而手上房子多的,看漲更強烈。等著買房的則會等著下跌。所以市場行為背後,是錯綜複雜的利益關係。而這些利益會影響情緒,情緒就會讓我們在市場中犯錯。

所以只關注價格,或者感受市場情緒,必然會犯錯。而你犯錯就會變成別人狙擊的對象。而像李嘉誠巴菲特這些人為什麼能不犯錯誤呢?因為他們從來不猜,也不去預測,他們的投資決策都是比較而來,當債券收益高於股票了,當然買債券合適,當股票收益高於債券,那麼肯定是拋掉債券增持的。李嘉誠之所以賣樓是因為租金回報率已經相當低了,不如他把錢拿到歐洲去買資產來的更划算。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 辛荷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