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義勇為是傳統文化中推崇的道德行為。(插畫:志清/看中國)
「勇」是中華民族非常推崇的一種傳統美德。但「勇」並不是爭強好鬥,而與道德修養有著密切的關係。沒有是非觀念的勇是不足取的,見利忘義或見義不為,都談不上真正的「勇」。符合道義的「勇」才是令人稱讚的。
宋代著名文學家蘇軾在《留侯論》一文中,批評因一時憤懣就拔劍而起、挺身而鬥的匹夫之勇;讚揚能忍受一時屈辱、有遠大抱負的大勇之人。蘇軾說:「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
大意是天下有一種偉大的勇者,突然降臨的危險不會使他驚慌,無緣無故的受辱也不會使他憤怒。就像漢代的韓信,他年輕時忍受從別人胯下爬過的恥辱,如果當時他對猝然的侮辱不能忍受,憤而拔劍殺人的話,又怎麼能成就往後的功業呢?可見,必要時候的忍耐,是勇者的明智選擇。
孔子也多次談到過「勇」的問題。他說:「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孔子認為這是君子應該具備的三種品質,也是一種完美的人生境界。有仁德的人,能夠寬厚待人,所以無所憂慮;有智慧的人,能夠辨明是非,所以不會迷惑;有勇氣的人,能夠臨難不驚,所以無所畏懼。
一個人能具有其中之一的品德已屬難得,三者兼備更是不易。孔子坦言自己也沒能做到。不過他的學生子貢卻說這是「夫子自道」,意思是這是孔子的自我描述。在孔子學生的心目中,孔子就是仁、智、勇的化身,如果連他都不具備這三種品質,那誰還能做到呢?
孔子又說:「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這句話表達了「仁」與「勇」的關係。有仁愛之心的人一定會見義勇為,能做到捨生取義才是真正的勇敢。而某些看起來勇敢的人,卻不一定都是為「義」而勇,也許只是意氣之勇,他們未必有仁愛之心。
孔子還說:「見義不為,無勇也。」面對應該挺身而出的事情而不敢去做,是怯懦的表現。這句話表達了「義」與「勇」的關係。見義不為不僅是怯懦的表現,而且是十分可恥的事情。由此可見,「勇」與道德有著密切的相關,見義勇為是傳統文化中十分推崇的行為。
責任編輯: 靜妍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