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是中國文化史上的重要典籍。(圖片来源:看中國合成)
《淮南子》是西漢皇族淮南王劉安及其門客收集史料、文獻集體編寫而成的一部著作,又名《淮南鴻烈》《劉安子》。梁啟超說:「《淮南鴻烈》為西漢道家言之淵府,其書博大而和有條貫,漢人著述中第一流也。」
《淮南子》成於眾手,內容廣博,融合先秦諸子的思想。《淮南子》於20世紀有英文和日文的全譯本,以及法文和德文的節譯本,是中國文化史上的重要典籍。
本篇為讀者介紹《淮南子》中《道應》篇的部分內容。
【原文】物故有近之而遠,遠之而近者。故大人之行,不掩以繩,至所極而已矣。
[大意]事物有時想接近它卻反而疏遠了它,疏遠它卻反而接近了它。因此,有大家風範的人,他的行為不會死守一定規矩、機械呆板,只要能達到最終目的就行。
(一)有大家風範的人不會墨守成規
墨家弟子中有位叫田鳩的人,想見秦惠王,他套好車、綁好車轅來到秦國,可是在秦國一呆就呆三年還未見到秦惠王。有位門客於是將田鳩引薦給楚威王。田鳩到了楚國見到楚王,楚王很喜歡他,並賜給他將軍的符節,派他出使秦國。田鳩到了秦國,見到了秦惠王,秦惠王也同樣十分喜歡他。田鳩離開秦惠王的館舍後,深深地嘆息,對他的隨從人員說:「我呆滯在秦國三年而不能見到秦王,當時還真不知道會見秦王的門路可以從楚國這裡打通。」
所以說,事物有時想接近它卻反而疏遠了它,疏遠它卻反而接近了它。因此,有大家風範的人,他的行為不會死守一定規矩、機械呆板,只要能達到最終目的就行。這就是《管子》一書中說的:「鳥飛雖不必像繩之直,意南而南,意北而北,但最終會集期於它們的棲宿處。」
灃水深達千仞,不受塵垢污染,河水深清得丟一根金屬針都可以現出形狀來,不能說它不清不深,但正因為這樣,魚鱉龍蛇都不肯在那裡生活。因此石頭上不長五穀,這光禿禿的山上就沒有麋鹿出沒游動,因為那裡無法掩蔽藏身。
(二)其政悶悶其民淳淳
從前趙文子問叔向:「我們晉家的六將軍,你看他們哪家先滅亡?」叔向回答:「中行氏和智氏兩家。」文子又問:「這為什麼呢?」叔向答道:「這兩家處理政事,將苛求當作明察,把嚴厲當成英明,以苛刻當作忠君,以計多當作功勞。這就好比擴撐皮革,死勁地擴拉,大是大了,但這同時也正是撕裂皮革的蠢辦法。」所以老子說:「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大意,政治寬容,人民就淳厚;政治嚴苛,人民就狡詐。)
(待續)
責任編輯: 申思茗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