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义勇为是传统文化中推崇的道德行为。(插画:志清/看中国)
“勇”是中华民族非常推崇的一种传统美德。但“勇”并不是争强好斗,而与道德修养有着密切的关系。没有是非观念的勇是不足取的,见利忘义或见义不为,都谈不上真正的“勇”。符合道义的“勇”才是令人称赞的。
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在《留侯论》一文中,批评因一时愤懑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的匹夫之勇;赞扬能忍受一时屈辱、有远大抱负的大勇之人。苏轼说:“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大意是天下有一种伟大的勇者,突然降临的危险不会使他惊慌,无缘无故的受辱也不会使他愤怒。就像汉代的韩信,他年轻时忍受从别人胯下爬过的耻辱,如果当时他对猝然的侮辱不能忍受,愤而拔剑杀人的话,又怎么能成就往后的功业呢?可见,必要时候的忍耐,是勇者的明智选择。
孔子也多次谈到过“勇”的问题。他说:“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孔子认为这是君子应该具备的三种品质,也是一种完美的人生境界。有仁德的人,能够宽厚待人,所以无所忧虑;有智慧的人,能够辨明是非,所以不会迷惑;有勇气的人,能够临难不惊,所以无所畏惧。
一个人能具有其中之一的品德已属难得,三者兼备更是不易。孔子坦言自己也没能做到。不过他的学生子贡却说这是“夫子自道”,意思是这是孔子的自我描述。在孔子学生的心目中,孔子就是仁、智、勇的化身,如果连他都不具备这三种品质,那谁还能做到呢?
孔子又说:“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这句话表达了“仁”与“勇”的关系。有仁爱之心的人一定会见义勇为,能做到舍生取义才是真正的勇敢。而某些看起来勇敢的人,却不一定都是为“义”而勇,也许只是意气之勇,他们未必有仁爱之心。
孔子还说:“见义不为,无勇也。”面对应该挺身而出的事情而不敢去做,是怯懦的表现。这句话表达了“义”与“勇”的关系。见义不为不仅是怯懦的表现,而且是十分可耻的事情。由此可见,“勇”与道德有着密切的相关,见义勇为是传统文化中十分推崇的行为。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