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涼泡腳勝吃補藥 這樣泡功效加倍(圖)


紅花泡腳有和血化瘀的功效,方法是先熏腳後泡腳,能治腰酸痛。(圖片來源:Adobe Stock)

樹枯根先竭,人老腳先衰,諸病從寒起,寒從足下生。秋天越來越涼,泡腳潤育肺腑,勝吃補藥,天天吃隻羊,不如用中藥泡腳,促進血液循環,再入睡。

腳作為人的第二心臟,雙腳上存在著與各臟腑器官相對應的反射區,泡腳可以刺激腳部的穴位和反射區,促進人體血液循環,加快體內新陳代謝,調理內分泌系統,增強人體器官機能,達到防病治病的保健效果。

應該這樣泡腳

1、水溫不宜過熱或過涼

許多人覺得只要在自己的承受範圍內,水溫自然是越高越好,其實並不然。成年人的泡腳最佳水溫在38℃~43℃左右,比人體溫度稍高一點便可,老年人和小孩的泡腳最佳水溫在35℃~40℃左右。

感受水溫不要用手去測量,最好就是用腳去感受。假如水溫過高的話,腳上的血管容易過度擴張,體內血液更多地流向下肢,反而容易引起心、腦、腎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對身體不利。泡腳不同於洗腳,水位最好高一些,以沒到膝蓋為宜,可以對足部和小腿部的穴位都起到作用。

2、泡腳時間 

泡30分鐘為宜。很多人喜歡從水很燙泡到水全涼了,甚至有的不停添加熱水,持續泡一兩個小時,這些都是錯誤的做法。

泡腳時間過長,血管長時間擴張,容易引起腳部皮膚破皮。正確的做法是泡到全身微微出汗,約30分鐘為宜,老年人的泡腳時間以20分鐘為宜,小孩的泡腳時間以15分鐘為宜。

中藥泡腳

對糖尿病足、便秘、小兒遺尿、神經衰弱、月經不調、痛經、更年期綜合症、慢性疲勞綜合症、抑鬱和抗衰老均有一定的效果。

1、生薑泡腳

腳涼怕冷,準備生薑一塊(像棗一般大)用刀拍扁,取紅花一份用紗布包好,放在水裡一起燒開,再加1杓鹽泡腳。

2、紅花泡腳

紅花泡腳有和血化瘀的功效,到中藥店買1兩紅花分成10份,取一份用紗布包好放在水裡燒開,然後加1杓鹽,方法是先熏腳後泡腳,治腰酸痛。泡腳的水一定要滿過腳踝骨。

3、艾葉泡腳

可治療呼吸系統毛病,去風寒。到中藥店買1兩艾葉分成5份,每次取1份艾葉用紗布包好,放到鍋裡用水燒開,先熏腳,然後再泡腳,水溫40℃~50℃的時候再把雙腳放入水中泡腳。

泡腳的禁忌


秋天泡腳勝吃補藥,但要注意一些禁忌。(圖片來源:Adobe Stock)

1、過飽、太餓時不宜泡

因為此時泡腳,會加快全身血液循環,容易出現頭暈不適的情況,還會影響胃部血液的供給。

2、心臟病、低血壓、常頭暈的人不宜泡

有上述疾病的患者都不宜用太熱的水泡腳。因為這會導致人體血管擴張,全身血液會由重要臟器流向體表,導致心臟、大腦等重要器官缺血缺氧,出現頭暈目眩等症狀。

3、糖尿病患者要留意水溫高低

因為這類患者末梢神經不能正常感知外界溫度,即使水溫很高,他們也感覺不到,容易被燙傷。一旦被燙傷,哪怕是一個很小的水泡,若不及時就醫,都可能導致足部感染、潰爛,嚴重的甚至會造成截肢。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