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3年12月01日訊】在我國歷史上,一些文人墨客,常把養生經驗寓於詩句之中,這些詩句集知識性、科學性、實用性和趣味性於一體,實為不可多得的佳句。如能常讀多記,對身心健康非常有益。
「閑掃蕭齋靜掃蠅,修行何必定如僧。」這是清代著名詩人袁枚在《偶成》詩中的詩句。他主張動靜結合,在讀書間隙不防做點清掃書齋等事,既可活動筋骨,又可創造清潔的環境。袁枚享年82歲,被譽為「一代文星兼壽星」。到了古稀之後,從事掃書齋等活動已力不從心了,又該作何消遣呢?他在《遣懷雜詩》中寫道:「一笑老如此,作何消遣之?思量無別法,惟有多吟詩。」並寫到:「譬如將眠蠶,尚有未盡絲,何不快傾吐,一使千秋知。」字裡行間充滿著樂觀進取遺囑後人的精神,頗能給人以啟迪。
健身需健心,「心樂才有身樂」,樂觀曠達,內心歡樂,才能健身強體。怎樣才能「心樂」呢?北宋名家程顥的一首詩,給人一個深刻的啟示:「雲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時人不識余心樂,將謂偷閑學少年。」他認為人的一生,即便老了,生活也應當和少年人一樣豐富多彩,以愉悅身心,歡度晚年。
善於養神,是重要的修身養性之道,也是延年益壽的良方。東晉名士陶淵明《飲酒》詩曰:「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這首典型的養生詩,境與意會,物與心融,真是妙不可言!
家和萬事順,家和萬事興,家中人和,是人生幸福之泉。「詩聖」杜甫在安史之亂的年月裡,顛沛流離,備受艱辛,體衰神傷。所幸的是,他家中有老伴體貼,小兒親昵。這在他的《江村》詩中得到印證:「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但有故人供祿米,微軀此外復何求?」這是杜甫的肺腑之言。溫馨的家庭生活給了詩人至純至厚的情,至深至廣的愛,才使他晚年一度過得安閑而自在一些。
清代著名書畫家鄭板橋有這樣一副對聯:「青菜蘿蔔糙米飯;瓦壺天水菊花茶。」作者以自身的經歷告訴我們,吃清淡飯菜,飲天然水,能使人身心健康,延年益壽。
清代乾隆進士顧光旭有副養生聯:「萬事莫如為善樂;百花爭比讀書香。」作者強調了做人必須「為善」和「讀書」這個養生的道理。
清代名士翟公欒有副養生聯:「靜亦靜動亦動,五臟克消失慾火;榮也忍辱也忍,平生不履於危機。」此聯表明瞭動靜皆宜、寵辱不驚的養生之道,對費心傷神、易動肝火之人是很好的告誡。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