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底,在一場演講會後,一位媽媽讀者問我一個她很困擾的難題:「教育孩子的時候,假如父母不同調,該怎麼辦?」
我答覆她:「請持續溝通與堅持。如果堅持是源自於原生家庭或自己曾經獲得的養分,而且想將這美好的經驗持續澆灌給下一代或分享給家人,那麼就持續與另一半溝通,讓他知道你的堅持所為何來,這樣或許能逐漸達到步調相同的教養理念與想法。」
那位讀者日後來信說,當她把這個想法分享給先生時,先生真的不再堅持己見,態度緩和許多,想法也改變不少,是打從心裏真正的接受。讀著她所分享的喜悅,我既開心又感到溫暖。
那天演講會後,我們聊了不少,她說她想讓孩子接觸鋼琴,先生卻認為沒必要,也不認為男生需要學習鋼琴,這讓她在教養孩子的路上難以為繼,為不知該如何說服另一半而感到沮喪。
是不是一定要讓孩子學琴,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但我認為,大家不妨對各種事物都保持開放的心胸,絕對是開啟父母與孩子未來視野的最佳態度。至於孩子日後是否持續學習,除了考慮家庭經濟,最終決定權還是應該留給孩子,而不是單由父母掌控。
我家兩個女兒一直有接觸、學習不同的藝文嗜好,如音樂、舞蹈、繪畫等。先生也曾因為看到小女兒學習小提琴時一副愛練不練的樣子,好像不把練琴當成大事,而想破口大罵。他認為孩子不認真,簡直是拿他的錢在開玩笑,讓他頗為氣餒,我們也因此有過一些爭執。
後來,先生接受了我的想法:音樂、藝術、人文開啟了我的生命感受,使我以更敏銳的心思來看世界,也讓自己的生命更豐富多彩,所以,除非孩子主動說不願意、不想要、不喜愛這項學習,不然,我不會自主決定中斷她們的任何學習。這些看似難以「回收」的付出與投資,卻是讓孩子終身受益的生命養分。
小女兒曾經委屈的說:「爸爸為什麼要這樣?我又沒說我不學,也沒說我不練習呀,他為什麼要這樣對我?」
回臺灣一年多來,每當小女兒週日上午要去上小提琴課時,只要先生的時間許可,這個「與小女兒有約」的小提琴課時間都由他陪著去。他的參與、感受,讓孩子的童年記憶裡有爸爸伴隨與支持的身影,這絕對比一時氣不過,最後真的中斷了孩子的提琴課來得更有意義。
當父母教養的步調不同時,究竟該如何處理?事實上,兩個來自不同原生家庭的夫妻,本來就在不一樣的環境裡成長,想法與期許自然就會有差異。如何在天平的兩端不斷保持平衡,絕對是教養天地裡的一門藝術。
但這門「藝術」,只要彼此都堅信理念的美好,也保持願意持續溝通的心,就能找出拉近彼此認知的方法,逐漸改變彼此的想法。這也是父母花費時間精力,陪伴孩子成長的最大收穫。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父母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