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底,在一场演讲会后,一位妈妈读者问我一个她很困扰的难题:「教育孩子的时候,假如父母不同调,该怎么办?」
我答复她:「请持续沟通与坚持。如果坚持是源自于原生家庭或自己曾经获得的养分,而且想将这美好的经验持续浇灌给下一代或分享给家人,那么就持续与另一半沟通,让他知道你的坚持所为何来,这样或许能逐渐达到步调相同的教养理念与想法。」
那位读者日后来信说,当她把这个想法分享给先生时,先生真的不再坚持己见,态度缓和许多,想法也改变不少,是打从心里真正的接受。读着她所分享的喜悦,我既开心又感到温暖。
那天演讲会后,我们聊了不少,她说她想让孩子接触钢琴,先生却认为没必要,也不认为男生需要学习钢琴,这让她在教养孩子的路上难以为继,为不知该如何说服另一半而感到沮丧。
是不是一定要让孩子学琴,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但我认为,大家不妨对各种事物都保持开放的心胸,绝对是开启父母与孩子未来视野的最佳态度。至于孩子日后是否持续学习,除了考虑家庭经济,最终决定权还是应该留给孩子,而不是单由父母掌控。
我家两个女儿一直有接触、学习不同的艺文嗜好,如音乐、舞蹈、绘画等。先生也曾因为看到小女儿学习小提琴时一副爱练不练的样子,好像不把练琴当成大事,而想破口大骂。他认为孩子不认真,简直是拿他的钱在开玩笑,让他颇为气馁,我们也因此有过一些争执。
后来,先生接受了我的想法:音乐、艺术、人文开启了我的生命感受,使我以更敏锐的心思来看世界,也让自己的生命更丰富多彩,所以,除非孩子主动说不愿意、不想要、不喜爱这项学习,不然,我不会自主决定中断她们的任何学习。这些看似难以「回收」的付出与投资,却是让孩子终身受益的生命养分。
小女儿曾经委屈的说:「爸爸为什么要这样?我又没说我不学,也没说我不练习呀,他为什么要这样对我?」
回台湾一年多来,每当小女儿周日上午要去上小提琴课时,只要先生的时间许可,这个「与小女儿有约」的小提琴课时间都由他陪着去。他的参与、感受,让孩子的童年记忆里有爸爸伴随与支持的身影,这绝对比一时气不过,最后真的中断了孩子的提琴课来得更有意义。
当父母教养的步调不同时,究竟该如何处理?事实上,两个来自不同原生家庭的夫妻,本来就在不一样的环境里成长,想法与期许自然就会有差异。如何在天平的两端不断保持平衡,绝对是教养天地里的一门艺术。
但这门「艺术」,只要彼此都坚信理念的美好,也保持愿意持续沟通的心,就能找出拉近彼此认知的方法,逐渐改变彼此的想法。这也是父母花费时间精力,陪伴孩子成长的最大收获。
来源:- 关键字搜索:
- 父母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