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如何才能體會延壽密碼的真諦?(圖)

作者:拙老  2009-04-27 10:28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古今中外歷代聖哲弘揚聖教,無不以人為本、以仁愛為綱,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因緣施教、因法施教。"萬法唯心,念隨心轉,教由心生",所以孔子弘揚儒家思想,而有《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四部聖典,老子崇尚自然之道家思想,而有道德經傳世,歷古彌新,尤其是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佛弘法四十多年,為了弘揚般若睿智及大悲菩提心,弘道護生,希望人人皆能立地成佛,苦口婆心,開導世人,不論"生前事"、"今生事"及"生後事"皆教導得鉅細無靡,共傳法八萬四千法門,教法靈活,句句中肯,至理名言,無出其右,上述聖賢懿行,令人敬佩,值得我輩效法及學習。

近代西方只重視物質文明的研究發展,科技進步一日千里,不但破壞大自然的生態平衡並污染生態環境,甚至於冒然違反天機,積極破解"基因密碼",任意基因組合,不啻擾亂生機的平衡。不僅瓦解人倫道德,而且違反自然法則,破壞自然生態,有些科學家喪心病狂,自以為是"上帝",玩弄生命於掌上,為所欲為。

肆意破壞大自然的和諧及平衡,勢必誘發大地的反撲以及大自然的反撲,如今世界各地地震、海嘯、颶風、水災頻傳,災害日益擴大,正是人類自不量力,自食惡果的報應,若不及時改正,勢必會自取滅亡,"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恐適得其反,將會提前促成"新的冰河時期"來臨,屆時反而使得這個世代的人類文明自取滅亡罷了,何樂之有?又何其不智?

因為人類的文化及生涯中除了"物質文明"之外,還有"精神文明"及"心靈文明",三個層面並行並存而不悖,唯有三者和諧平衡,才會給世人帶來真正的幸福,反之,現在許多目光短視近利的生物科技科學家們,光是從分子生物學及基因工程學研究所得的"基因密碼"及"基因工程療法",是不可能確保人類長壽平安無恙的,因為人的生命及生涯中,隨時充滿著許多不可測的危險因子及客觀生存條件的限制,這是任何人類無法預測及掌控的,所以說"基因密碼"並不等於"延壽密碼","基因工程療法"不等同"生命再生療法",千萬別管窺蠡測、玩弄天機,更不要一廂情願、一意孤行,玩火自焚、自取滅亡而萬劫不復啊!屆時恐後悔莫急!自取滅亡罷了!

或許有些人狐疑不信:為何"基因密碼"不是"延壽密碼"呢?因為人是萬物之靈,有其獨特的"靈性",絕非冷冰冰毫無人性的機器人,或未來人造改良半機械式的生化人或再生人之所能比擬。正如孔子在大學篇所云:"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明明德即指要明白人類天生的良知良能之靈性,此外,孔子也一語道破人不是獨居獨活的生物,而是群體生活的生物,人與人之間不僅是互存互動,而且其福祉休戚相關,因此人類的生存必需要相互扶持照顧,所以孔子告訴我們要親民要仁民愛物,大家要同心協力建造一個安詳和諧的大同世界,才能止於至善,唯有如此人人方可享有安和自在而長命百歲,這才是"全民延年益壽的真諦"!生命的潛能、生涯的真諦及人類文明的福祉豈是單獨靠"基因密碼",或"基因改造工程"所能辦得到的?倘若膽大妄為,一旦破壞了整個"人種基因庫"的穩定性,則人類將面臨"滅種的威脅",其後果不堪設想。

更何況現代身心靈醫生及生死學等"先進醫學",均已體會出主管人類生死的"生命時鐘",須靠人類體內及體外的三大"生命律動"──"生理時鐘"、"心靈時鐘",和"社會時鐘"相互和諧平衡,才能生生不息、延年益壽。易言之,"延壽密碼"絕不是單純的靠著DNA內所蘊含的"基因密碼"所啟動的生化及生理各種代謝作用即可達成,反之須經由"身、心、靈"三個層次的運作,以及"質能的轉換及平衡"才能達成,因此其根本乃繫於人本身的"毅力"、"耐力"與"活力"的三大"生命動力"及"潛能"中。先哲云:"萬法唯心,念由心生,運隨心轉",唯有"滌塵釋懷清心自在",才能"身心康泰延壽無礙",這是因為"生理時鐘"、"心靈時鐘",和"社會時鐘"三者和諧運轉,方能造就一個全民延年益壽的"生命時鐘",這才是"延壽密碼"的真諦,各位大德們不可不知啊!並謹祝各位大德身心康泰、延年益壽、長命百歲。

来源:大紀元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