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千年不衰的儒释道养生之法则(组图)

 2016-07-22 02:03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千年不衰的儒释道养生之法。

健康、长寿,始终是人们努力追求的一种理想,千百年来人们上下求索有效的养生方法,其实,古人十分重视养生、也积累了丰富的养生理念和方法。历代都有论述养生的著作,作者通常是超凡脱俗的仙家、修炼有素的道人、博学仁心的大医、心意淡泊的文士等伟人圣者。他们这些著作的内容、往往涵盖了人体、经络、天地、阴阳、四时、五行,日常起居、饮食,还有人体修炼的因素等,实为博大而深奥。

养生是在生活中沿用的一套方法,它是长期行为、不能一蹴而就,贵在持之以恒的坚持。只要循序渐进、遵循正理就能达到健康、长寿有望。


“仁者寿”。

儒家的养生之道:仁者寿

儒家孔子《论语》有“仁者寿”,即长生和与道德有关。孔子又十分肯定地提出:“大德必其得寿(《礼记•中庸》),认为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可能长寿。《黄帝内经》也提到上述养生观点,认为那些能“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的长寿者,大多因为他们能够“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即所谓“德全而不危”。儒家的养生观,强调养生必须重道德修养。

董仲舒的《春秋繁露》:“故仁人之所以多寿者,外无贪而内清净,心平和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养其身,是其且多且治。”不过分贪求追逐外物,就能保持心境平和,多让自己接触美善纯净的事物,以养护眼、耳、鼻、口、意,使人体气机充盈调顺,以达保养身心的目的。

释家的养生之道:平常心

“宠辱不惊,得失不计,默雷止谤,化毁为缘。”出家人要淡泊名利,仁慈行善,心胸豁达,忍辱负重。那些高僧长寿的都是性情温和,生活平淡,与人相处融洽。

据说,在汉传佛教历史上,僧人长寿者甚多,《历代名人生卒年表》一书中附有《高僧生卒年表》共录长寿者561人,其中百岁以上计12人、90岁以上42人、80岁以上者162人。


“安时处顺”。(以上为网络图片)

道家的养生之道:道法自然

道家养生讲究清静自然,无为而又长寿。老子《道德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养生主篇》“安时处顺”;《黄帝内经》“起居有常,饮食有节,不妄作劳。”道士陶弘景《养性延命录》“莫久行、久坐、久卧、久视、久听。莫强食饮、莫大沈醉、莫大忧愁、莫大哀思,此所谓能中和。能中和者,必久寿也。”中庸处事、以天人合一、顺天地之道而行做为养生的宗旨。

老子说“少私寡欲”,吴普《太上老君养生诀》“善摄生者,要当先除六害,然后可得保性命延驻百年。一者薄名利、二者禁声色、三者廉货物、四者损滋味、五者除佞妄、六者去妒嫉”。这里的除六害,就是人们常说的戒六欲。如果能主动节制欲望,就能达到清静养生的目的。

責任编辑: 苏菲 来源:看中国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