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24年9月27日訊】9月24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的新聞發布會。中國央行行長潘功勝表示,「為維護我國資本市場穩定、提振投資者信心,在借鑒國際經驗以及現有再貸款、央行票據互換(CBS)等工具的基礎上,人民銀行與證監會、金融監管總局協商,將創設兩項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支持資本市場穩定發展。」
第一個工具: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第二個工具:股票回購增持專項再貸款。
互換便利操作、股票回購增持專項再貸款,看不懂?
那就直接給你翻譯成大白話:印鈔買股票!
第一筆,8000億元!如果不夠,再來5000億!還是不夠的話怎麼辦?再來5000億!
先來解釋「互換便利操作」這個工具。根據「近央行人士」的解釋,符合條件的證券、基金、保險公司等,可以使用自身所擁有的債券、股票ETF、滬深300成份股等資產,以此做抵押,從中央銀行換入國債、中央銀行票據等高流動性資產,這就是互換操作便利。
該互換便利,首期操作規模為5000億元,通過該工具獲取的資金,只能用於投資股票市場,如果後期評估效果較好,還可以增加操作規模。
最有意思的是,「近央行人士」還特意向證券時報記者強調:互換便利不是直接給錢,不會擴大基礎貨幣的規模。
這話聽起來,很有點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意味。
的確,證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險公司可以拿著債券、股票找到央行,不是直接換成錢,而是換成國債、央行票據等東西,所以,第一步,的確不涉及基礎貨幣發行,但是,證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險公司,拿著國債或央行票據幹嘛呢?等著吃利息?等著放倉庫吃灰?
更何況,這樣一來,所謂的「只能投資於股票市場」的5000億元,又從哪裡來呢?
所以,證券、基金、保險公司,肯定轉手就會把這個東西抵押給商業銀行,換成真金白銀的5000億元,畢竟,國債、央行票據是中國金融市場上流動性最好的資產,誰都願意要。
進一步的,商業銀行得到了國債、央行票據等東西,也不可能放自己手裡,他們也轉手就會把這些東西抵押給央行換成人民幣,繞了一圈,最後還是央行額外印刷了基礎貨幣……
所以,互換便利操作,雖然不會直接增加基礎貨幣,但是會間接增加基礎貨幣啊!
更何況,除了不是直接印刷基礎貨幣,還有另外一層好處,那就是,增加了中國金融市場上國債、央行票據以及股票ETF的流動性,也相當於實現了股票與國債、央行票據的互換,證券公司、基金公司和保險公司,只要有股票,找到了央行,就能換成國債和央行票據,然後,在找到商業銀行倒一手,就換成了貨真價實的錢……
這樣一來,這個操作,是不是就相當於打通了中國金融市場最重要的兩大類資產——股票、國債(央行票據)的相互流通,用武俠銷售力的話來說,就是打通了任督二脈。
解釋完了這個互換便利,我們再來解釋一下另一個工具:「股票回購增持專項再貸款」。
同樣根據那位近央行人士的介紹,商業銀行可以面向的上市公司和大股東,向他們提供專項的貸款,該貸款僅用於回購和增持上市公公司的股票,然後,商業銀行可以用這種信貸資產做抵押,可以直接向央行申請「再貸款」,央行為商業銀行提供資金支持的比例是100%,且央行再貸款的資金利率為1.75%,第一期額度3000億元!
注意,如果說上面互換便利的那個5000億元,因為股票還沒有進入央行的資產池之中,所以還稱不上是直接印鈔,那麼,將股票回購的再貸款納入央行資產池,那可就真真切切的意味著,央行在印鈔買股票。
就這樣,針對中國股市當前的低迷狀況,央行現在明確提出了真金白銀的救市措施,而且,一出手救市,就是8000億元(5000元互換便利+3000元專項再貸款),實在不行,1萬億、2萬億,咱央媽有的是錢!
所以你看看,當天的A股股市都漲成啥樣了……
當然了,央媽還是「非常謙虛」的,人家明確說了,推出這樣的措施,是在「借鑒國際經驗以及現有再貸款、央行票據互換(CBS)等工具的基礎上」。
你猜猜,他們是在學誰的「國際經驗」?——是在學習美國的經驗。
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之後,美股暴跌,美聯儲推出了定期證券借貸便利(TSLF),就是給美國股市提供支撐,是不是就名字就和央行的互換便利挺像的?
不過,美聯儲的定期證券借貸便利(TSLF)實施的時間很短,規模也極小,最終對股市的影響也不大。但中國的情況就不好說了,誰也不知道這個政策會持續多長時間,但我們可以看到是,它的實施規模是可以「與時俱進」的,對股市的影響就無法與美國相提並論了。
根據2022年以來的經驗,每一次出現股息率ERP(股息率-國債收益率)暴漲的情況,基本都是國家必然會宣布重大救市措施的時候——過去2週裡,因為滬深300股息率抬升、國債收益率下降,ERP出現了非凡的暴漲。
ERP的非凡暴漲(意味著股市極度低估),必然帶來非凡的救市,從A股的歷史規律看,基本就是這樣。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 宇真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