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國學經典精粹,處世謀略必讀本。(網路圖片)
《圍爐夜話》的作者是王永彬,字宜山,人稱宜山先生,清代學者,一生經歷了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五個時期。《圍爐夜話》「書於橋西館」的「一經堂」,成書於清咸豐甲寅二月。作者虛擬了一個冬日擁著火爐,與至交親友暢談人生的情境,此書語言親切、自然、易讀。《圍爐夜話》分為221則,以「安身立業」為總話題,分別從道德、修身、讀書、安貧樂道、教子、忠孝、勤儉等多個方面進行論述。自面世以來,一直盛傳不衰,成為很多讀書人案頭的必備之書。以下從《圍爐夜話》中摘選數則,以饗讀者。
原文:行善濟人,人遂得以安全,即在我亦為快意;逞姦謀事,事難必其穩重,可惜他徒自壞心。
[參考譯文] 做好事幫助他人,他人因此而得到平安保全,自己也會感到十分愉快。使用奸計,費盡心力去圖謀,事情也未必就能穩當便利,只可惜他奸計不成,徒然擁有壞心腸。
原文:名利之不宜得者竟得之,福終為禍;困窮之最難耐者能耐之,苦定回甘。生資之高在忠信,非關機巧;學業之美在德行,不僅文章。
[參考譯文] 得到不該得的名聲和利益,當初以為是幸運,終究會成為災害。最難以忍耐的貧窮和困厄,若能咬緊牙關忍耐度過,最後一定會苦盡甘來。人的資質高低,在於對任何事是否盡心而有信用,並不在於善用機變與心思巧妙。讀書讀得好的人,也不僅在於文章美妙,而主要在於他的道德高尚,品行美好。
原文:觀朱霞,悟其明麗;觀白雲,悟其卷舒;觀山嶽,悟得靈奇;觀河海,悟其浩瀚,則俯仰間皆文章也。對綠竹得其虛心;對黃華得其晚節;對松柏得其本性;對芝蘭得其幽芳,則遊覽處皆師友也。
[參考譯文] 觀賞紅霞時,領悟到它明亮而又燦爛的生命;觀賞白雲時,欣賞它卷舒自如的曼妙姿態;觀賞山嶽時,體認到空靈秀高拔的氣概;觀看大海時,領悟到它的廣大無際。因此,只要用心體會,那麼,天地之間無處不是好文章。面對綠竹時,能學習到待人應虛心有禮;面對菊花時,能學習到處亂世應有高風亮節;面對松柏時,能學習到處逆境應有堅韌不拔的精神;而在面對芷蘭香草時,能學習到人的品格應芬芳幽遠,那麼在遊玩與觀賞之中,沒有一個地方不值得我們學習,處處皆是良師益友。
原文:伐字從戈,矜字從矛,自伐自矜者,可為大戒;仁字從人,義(義)字從我,講人講義者,不必遠求。
[參考譯文] 伐字的右邊是「戈」,矜字的左邊是「矛」,戈、矛都是兵器,有殺傷之意;從這兩個字,自誇自大的人可以得到極大的警惕。仁字在旁邊的「人」,義字的下面是「我」,可見得要講仁義,並不在遠處,只要有人有我的地方,就可以實行。
原文:氣性不和平,則文章事功,俱無足取;語言多矯飾,則人品心術,盡屬可疑。
[參考譯文] 如果一個人不能平心靜氣地處世待人,那麼,就可以斷定他在學問和做事上,都不可能有什麼值得效法之處。一個人的言語如果虛偽不實,那麼,無論他在人品或是心性上表現得多崇高,一樣令人懷疑。
原文:意趣清高,利祿不能動也;志量遠大,富貴不能淫也。
[參考譯文] 心意志趣清雅高尚的人,金錢和祿位是無法變易其心志的,志氣廣闊高遠的人,即使身在富貴也不會迷亂心志而隱溺其中。
原文:有守雖無所展佈,而其節不撓,故與有猷有為而並重;立言即未經起行,而於人有益,故與立功立德而並傳。
[參考譯文] 能謹守道義而不變節,雖然對道義並無推展之功,卻有守節不屈之志,所以和有貢獻有作為是同等重要的。在文字上宣揚道理,雖然並未以行動來加以表現,但是已使聞而信者得到裨益,因此和直接建立事業與功德是同樣不朽而為人所傳頌的。
原文:以直道教人,人即不從,而自反無愧,切勿曲以求容也;以誠心待人,人或不諒,而歷久自明,不必急於求白也。
[參考譯文] 以正直的道理去教導他人,即使他不聽從,只要我問心無愧,千萬不要委曲求全,於理有損。以誠懇的心對待他人,他人或者因為不能瞭解而有所誤會,日子久了他自然會明白你的心意,不須急著去向他辯解。
原文:習讀書之業,便當知讀書之樂;存為善之心,不必邀為善之名。
[參考譯文] 把讀書當作是終生事業的人,就該懂得由讀書中得到樂趣。抱著做善事之心的人,不必要求得「善人」的名聲。
原文:和平處事,勿矯俗為高;正直居心,勿設機以為智。
[參考譯文] 為人處世要心平氣和,不要故意違背習俗,自鳴清高;平日存心要公正剛直,要不設計機巧,自認為聰明。
原文:德澤太薄,家有好事,未必是好事,得意者何可自矜;天道最公,人能苦心,斷不負苦心,為善者須當自信。
[參考譯文] 自身的品德不高,恩澤不厚,即使家中有好事降臨,未必真是幸運,得意的人哪裡可以自認為了不起呢?上天是最公平的,人能盡心盡力,一定不會白費,做好事的人尤其要有自信。
原文:人稱我善良,則喜;稱我兇惡,則怒;此可見兇惡非美名也,即當立志為善良。我見人醇謹,則愛,見人浮躁,則惡;此可見浮躁非佳士也,何不反身為醇謹?
[參考譯文] 別人說我善良,我就很喜歡,說我兇惡,我就很生氣,由此可知兇惡不是美好的名聲,所以我們應當立志做善良的人,我看到他人醇厚謹慎,就很喜愛他,見到他人心浮氣躁,就很厭惡他,由此可見心浮氣躁不是優良的人該有的毛病,何不讓自己做一個醇厚謹慎的人呢?
原文:打算精明,自謂自計,然敗祖父子家聲者,必此人也;樸實渾厚,初無甚奇,然培子孫之元氣者,必此人也。
[參考譯文] 凡事都斤斤計較、毫不吃虧的人,自以為很成功,但是敗壞祖宗的良好名聲的,必定是這種人。誠實儉樸而又敦厚待人的人,剛開始雖然不見他有什麼奇特的表現,然而使子孫能夠有一種純厚之氣,歷久不衰的,就是這種人。
原文:人之足傳,在有德,不在有位;世所相信,在能行,不在能言。
[參考譯文] 一個人值得為人所稱道,在於他有高尚的德性,而不在於他有高貴的地位。世人所相信的,是那些凡事都能實踐得很成功的人,並不是那些嘴裡說得好聽的人。
原文:富貴易生禍端,必忠厚謙恭,才無大患;衣祿原有定數,必節儉簡省,乃可久延。
[參考譯文] 財富與顯貴,都容易招來禍害,一定要誠實寬厚地待人,謙虛恭敬地自處,才不會發生災禍。個人一生的福祿都有定數,一定要節用儉省,才能使福祿更長久。
原文:義之中有利,而尚義之君子,初非計及於利也;利之中有害,而趨利之小人,並不願其為害也。
[參考譯文] 在義行之中也會得到利益,這個利益是重視義理的君子始料所不及的。在謀利中也會有不利的事發生,這是一心求利的小人不願得卻得到的。
原文:莫之大禍,起於須臾之不忍,不可不謹。
[參考譯文] 再大的禍事,起因都是由於一時的不能忍耐,所以凡事不可不謹慎。
原文:桃實之肉暴於外,不自吝惜,人得取而食之;食之而種其核,猶饒生氣焉,此可見積善者有餘慶也。粟實之內秘於肉,深自防護,人乃剖而食之;食之而棄其殼,絕無生理矣,此可知多藏者必厚亡也。
[參考譯文] 桃子的果肉暴露在外,毫不吝嗇於給人食用,因此人們在取食之後,會將果核種和土中,使其生生不息,由此可見多做善事的人,自然會有遺及子孫的德澤。粟子的果肉深藏在殼內,好像盡力在保護一般,人們必須用刀剖開才能吃它,吃完了再將殼丟棄,因此無法生根發芽,由此亦可明白凡是吝於付出的人,往往是自取滅亡。
文獻參考及出處:
王永彬,《圍爐夜話》,清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