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中國央行調整規則或為掩蓋資本外流壓力(圖)

 2016-02-24 08:29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中國央行停止發布金融機構口徑的外匯佔款數量。(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6年02月24日訊】中國央行發布1月人民幣外匯佔款數據時,沒有公布金融機構口徑的外匯佔款數量,後者可以讓外界一窺中國為支撐人民幣匯率進行的干預力度。

人民幣上個月一度貶至五年低點,攪亂了全球金融市場,並促使中國央行面對資本創記錄外流形勢加大提升人民幣匯率的力度。中國1月份外匯儲備下降994.7億美元,雖然相對於12月創下的1,079億美元的降幅記錄有所收窄,但倘若央行曾通過國有銀行干預匯市,那麼這個金額可能就無法代表實際的美元賣出規模。

這個調整始於1月,央行在2016年1月份的常規金融數據報表中作出了兩處調整。一方面,央行不再公布《金融機構外匯信貸收支表》來源方項目下的「外匯買賣」項目;另一方面,央行將《金融機構人民幣信貸收支表》中的「外匯買賣」項改為「中央銀行外匯佔款」項目。

外匯佔款分為金融機構口徑和央行口徑,去年9月,中國金融機構的人民幣外匯佔款環比創記錄下降1170億美元,是當月外匯儲備降幅433億美元的近三倍,因大型國有銀行為支持人民幣匯率賣出以人民幣融入的美元並利用與中國央行的遠匯合約來對沖這些頭寸。

央行口徑外匯佔款是央行在銀行間外匯市場收購外匯所形成的人民幣投放,屬於央行購匯行為,反應在央行資產負債表中「國外資產」項下,其變動對基礎貨幣投放產生影響。

而統一考慮銀行櫃臺、銀行間外匯兩個市場的整個銀行體系(包括央行和商業銀行)收購外匯所形成的向實體經濟的人民幣資金投放則為金融機構口徑外匯佔款,金融機構外匯佔款統計在《金融機構人民幣信貸收支表》中,計入資金運用方的「外匯買賣」項下。

此前,通過兩種不同口徑外匯佔款的比對往往可以探尋到資本外流或是央行在銀行間外匯市場操作的痕跡,但是央行此舉無疑斷絕了外界窺視資本流動狀況的道路。敏感的市場投資者隨即認為,央行存在藉此掩蓋資本外流情況的意圖。

彭博引述德國商業銀行駐新加坡高級經濟學家周浩的話稱,有時當中國央行想要支撐人民幣匯率時,是透過商業銀行賣出了大量美元。發生這種情況時,中資金融機構的人民幣外匯佔款下滑規模通常要大於外匯儲備下降程度。

澳新銀行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劉利剛指出,由於央行不透明的工作方式,市場無法對其資本流動情況形成一個清晰的認識,這將引起更多的猜測,猜測中國正受到資本外流的巨大壓力。

責任編輯: 辛荷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