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中國央行政策緊急調整 兩大信號須警惕(圖)

作者:李正鑫  2016-02-22 10:1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5
    小字


整體貨幣投放量將會大幅提高,新一輪銀行呆壞賬核銷大潮開始。(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6年02月22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日前,中國央行、發改委、銀監會等8部委聯合發布《關於金融支持工業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的若干意見》,這對於整個中國經濟而言,是一次重大調整並透露出兩大信號。整體貨幣投放量將會大幅提高,新一輪銀行呆壞賬核銷大潮開始,這正是需要警惕的地方。

央行先行「放水」再聯手各部委發文

日前,中國央行、發改委、銀監會等8部委聯合發布《關於金融支持工業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的若干意見》,此文對於工業領域乃至整個中國經濟而言,都是一次重大的政策調整。

另外,中國央行發布了2016年1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統計數據報告,今年第一個月,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2.54萬億元,同比多增1.07萬億元,創下歷史記錄。

2.54萬億這一驚人的貸款記錄,比中國啟動4萬億投資計畫的2009年1月份,還要超出了9000億。這是2015年10月開始取消存貸比政策後,銀行的放貸衝動在各種主客觀條下的一次大「放水」。

中國央行在今年1月初召開的2016年工作會議提出,今年工作主要任務,包括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防範和化解經濟金融風險等。但從1月的金融數據來看,「穩健」不但變成了「寬鬆」,而且是「超乎想像的寬鬆」。

央行等八部委聯合發文有四層深意,一、整體貨幣投放量將會大幅提高;二、新一輪銀行呆壞賬核銷大潮開始;三、工業信貸與產能過剩領域信貸更加兩極分化;四、以不良資產、應收賬款兩者為試點,資產證券化開始擴圍。這些均需要注意,尤其前兩項更值得警惕。

中國銀行業大量壞賬引發風險

上一輪中國呆壞賬核銷大潮還是發生在上世紀90年代末,當時堪稱史上最大一波國企改革開始,中共政府以極大的代價,啟動了一輪主動的國企破產、重整、債務核銷的改革計畫,產生了大量的失業人員和銀行壞賬。

在1999年,中國四大國有銀行將大量不良資產統一剝離給四家資產管理公司(俗稱壞賬銀行)處理。十年後這些「消化不良」的壞賬銀行借市場化的名義把更多賬單塞進國家手中,如此輾轉騰挪的後果是壞賬不減反增,全體納稅人為此買單。

但要完成這次所謂的「供給側改革」,對落後產能的徹底淘汰,對殭屍企業的清理必須完成。所以,此次央行、銀監會等8部委聯合發文明確,各銀行要準備出手各種呆壞賬的核銷和處置。但同時又要注意處置過程的風險,堅決守住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央行基調也是近年罕見:用足用好現有核銷政策,加快核銷進度,做到「應核盡核」。

中國經濟形勢嚴峻 各類刺激措施將接連出臺

另據《21世紀經濟報導》援引西部省份一家城商行中層人士介紹,目前貸款主要投向還是基建,投向中小企業的貸款有限,因為基礎設施平臺貸款相對來說比較安全。

一位股份制銀行上海分行的負責人說,現在銀行不敢放貸給民營企業了,在國有企業的投放比較大。

在2015年年初,中共政府曾配套發布總計420項,包括信息電網油氣等重大網路工程、健康養老服務、生態環保、清潔能源、糧食水利、交通、油氣及礦產資源保障工程等七個重大工程包(七大工程包)計畫。有媒體測算工程包總值達到10萬億元,保守的估計也有7萬億元。

今年刺激措施力度或超過去年,定向刺激,不遺餘力,加上「偷偷摸摸」,這是四萬億留下的後遺症,是中共政策刺激模式的真實寫照。

有財經分析人士認為,寬鬆的貨幣政策會使得投資過剩,從而加劇產能進一步過剩,會使得接下來經濟更加麻煩。最終一定是中國整體產能更加過剩,經濟會更加糟糕。

中國的商業銀行已經面臨壞賬急劇上升,如果繼續進行大規模的投放信貸,那就是飲鴆止渴。而中國的基礎貨幣在減少,靠商業銀行信貸支持M2高速增長,這會導致商業銀行的信貸質量急劇下滑,後果不堪設想。

来源:看中國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