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3年09月22日訊】常聽人說晨鐘暮鼓,顧名思義,當然是早晨鳴鐘,晚上擊鼓。據「乾隆重建鐘樓御製碑」記載:「朕惟神京陸海,地大物博,通闊別隧,黎庶阜殷。夫物龐則識紛,非有器齊一之,無以示晨昏之節。」在古時並沒有鐘錶的情況下,就是靠著鐘鼓樓的晨鐘暮鼓來催促文武百宮勤於政務,提醒百姓辛於勞作。但是如何鳴鐘擊鼓呢?這裡面的學問大了去了。
中國古代並無小時之說,中國最早的古人將一天分為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哺時、日入、黃昏、人定十二時,這十二時以地支表示就是十二時辰,分別是子、醜、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眾所周知的是每個時辰等於現代的兩個小時,後來又分子時為子初、子正、丑時為醜初、醜正……這樣一分就正好與現代每天的24小時相吻合。
古人將一夜劃分為五更(重點說一下這個更字在這裡讀做Jīng,與京同音),每更一時辰,一夜正好是現代的十小時。黃昏戌時(19點-21點)為定更,人定亥時(21點-23點)為二更,夜半子時(23點-1點)為三更,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三更交替,指的是頭一天與第二天的交替時間,雞鳴丑時(1點-3點)為四更,平旦寅時(3點-5點)為五更,也稱亮更,即天明之意。據老人們講清代規定鐘鼓樓晝夜報時,到乾隆朝就改為鐘鼓樓只報夜裡的更時,那個時候晨鐘暮鼓是由鑾儀衛負責的,每晚戌時定更,司鼓司鐘校尉以「對燈」為號分別登鐘鼓樓,定更先擊鼓,後敲鐘,聽到這個聲音,則城門關,交通斷,古稱「淨街」,提醒人們洗洗睡了。二更天到四更天鐘鼓樓則只敲鐘不擊鼓,以免鼓聲影響到大家的睡眠。到了亮更則先擊鼓後撞鐘,表示該起床進行一天的勞作了。由於鐘鼓樓每天只在亮更和定更鳴鐘,而二至四更天是擊鼓,因此就被稱作「晨鐘暮鼓」。
「當午夜嚴更,九衢啟曙,景鐘發聲,與宮壺之刻漏,周廬之鈴柝,疾徐相應。請宵氣肅,輕飈遠揚,都城內外十有餘裡,莫不聳聽。」描寫的就是當時晨鐘暮鼓的景象。而鐘鼓樓的鐘鼓的敲法也有講究,這東西不能亂敲,不能說鐘響千遍,鼓響一遍,明朝郎瑛在《七修類稿》卷四中解釋說:「扣百單八者,一歲之意也,蓋年有十二月,廿四氣,七十二候;正是此數」。(候,五日一候,六候一月,一年七十二候)因此,鐘鼓樓上的鐘鼓聲就是108響,先快響18下,再慢響18下,不快不慢18下,循環兩遍就是108下。這裡蘊涵著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
據我的爺爺講,鐘鼓樓的鐘聲渾厚悠揚,鼓聲低沉有力,京城上空莫不迴盪鐘鼓之聲。到今天,年節的時候還能再聽到鐘鼓樓的鐘鼓齊鳴,其意義早已由為人們報時而變成了祝福美好明天寄託希望了。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