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老北京钟鼓楼的“晨钟暮鼓”(图)

作者:王继兴  2013-09-22 16:40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看中国2013年09月22日讯】常听人说晨钟暮鼓,顾名思义,当然是早晨鸣钟,晚上击鼓。据“乾隆重建钟楼御制碑”记载:“朕惟神京陆海,地大物博,通阔别隧,黎庶阜殷。夫物庞则识纷,非有器齐一之,无以示晨昏之节。”在古时并没有钟表的情况下,就是靠着钟鼓楼的晨钟暮鼓来催促文武百宫勤于政务,提醒百姓辛于劳作。但是如何鸣钟击鼓呢?这里面的学问大了去了。

中国古代并无小时之说,中国最早的古人将一天分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哺时、日入、黄昏、人定十二时,这十二时以地支表示就是十二时辰,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众所周知的是每个时辰等于现代的两个小时,后来又分子时为子初、子正、丑时为丑初、丑正……这样一分就正好与现代每天的24小时相吻合。

古人将一夜划分为五更(重点说一下这个更字在这里读做Jīng,与京同音),每更一时辰,一夜正好是现代的十小时。黄昏戌时(19点-21点)为定更,人定亥时(21点-23点)为二更,夜半子时(23点-1点)为三更,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三更交替,指的是头一天与第二天的交替时间,鸡鸣丑时(1点-3点)为四更,平旦寅时(3点-5点)为五更,也称亮更,即天明之意。据老人们讲清代规定钟鼓楼昼夜报时,到乾隆朝就改为钟鼓楼只报夜里的更时,那个时候晨钟暮鼓是由銮仪卫负责的,每晚戌时定更,司鼓司钟校尉以“对灯”为号分别登钟鼓楼,定更先击鼓,后敲钟,听到这个声音,则城门关,交通断,古称“净街”,提醒人们洗洗睡了。二更天到四更天钟鼓楼则只敲钟不击鼓,以免鼓声影响到大家的睡眠。到了亮更则先击鼓后撞钟,表示该起床进行一天的劳作了。由于钟鼓楼每天只在亮更和定更鸣钟,而二至四更天是击鼓,因此就被称作“晨钟暮鼓”。

“当午夜严更,九衢启曙,景钟发声,与宫壶之刻漏,周庐之铃柝,疾徐相应。请宵气肃,轻飚远扬,都城内外十有余里,莫不耸听。”描写的就是当时晨钟暮鼓的景象。而钟鼓楼的钟鼓的敲法也有讲究,这东西不能乱敲,不能说钟响千遍,鼓响一遍,明朝郎瑛在《七修类稿》卷四中解释说:“扣百单八者,一岁之意也,盖年有十二月,廿四气,七十二候;正是此数”。(候,五日一候,六候一月,一年七十二候)因此,钟鼓楼上的钟鼓声就是108响,先快响18下,再慢响18下,不快不慢18下,循环两遍就是108下。这里蕴涵着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

据我的爷爷讲,钟鼓楼的钟声浑厚悠扬,鼓声低沉有力,京城上空莫不回荡钟鼓之声。到今天,年节的时候还能再听到钟鼓楼的钟鼓齐鸣,其意义早已由为人们报时而变成了祝福美好明天寄托希望了。

来源:阿邦网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