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隆中與臥龍(組圖)

 2011-10-30 13:11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1
    小字

襄陽城西二十里,一帶高岡枕流水:高岡屈曲壓雲根,流水潺潺飛石髓;
勢若困龍石上蟠,形如單鳳松陰裡;柴門半掩閉茅廬,中有高人臥不起。
修竹交加列翠屏,四時籬落野花馨;床頭堆積皆黃卷,座上往來無白丁;
叩戶蒼猿時獻果,守門老鶴夜聽經;囊裡名琴藏古錦,壁間寶劍挂七星。
廬中先生獨幽雅,閑來親自勤耕稼:專待春雷驚夢迴,一聲長嘯安天下。

──《三國演義》第三十七回「司馬徽再薦名士,劉玄德三顧草廬」

西元207年,建安十二年,距離今湖北襄樊市城西13公里處,某間柴門半掩的清幽茅廬內,47歲的劉備正襟危坐,嚴謹恭敬地聽著一位27歲的年輕人口若懸河、大談如何縱橫天下的戰略與戰術。

此時的劉備年近半百,起兵20餘年仍寄人籬下,常自嘆「智術淺短,迄無所就」,大有茫茫不知何去何從之感慨;而那位「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的英俊男子,正是名貫古今的忠臣良相──諸葛亮。

至於他們在草蘆裡侃侃而談的對話,則是震古鑠今的「隆中對策」。此策略的意圖清晰有力,先取荊州後取益州,聯吳抗曹三分天下,待天下有變則揮軍北上。此策與西元前三世紀末韓信與劉邦的「漢中對策」前後輝映,成為中國歷史上兩大重要謀略,同時也是當時正確的戰略、政略最高指導原則。

至於這位年紀輕輕,就將天下大勢掌握手中的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籍貫琅琊陽都(今山東省沂南縣),他於西元207年加入劉備麾下,「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仍屢建奇功,最終成為三國時期蜀漢陣營裡最重要的大臣。

最令人稱讚的是,孔明的道德良知與聰明才智不相上下,在亂世中堪稱可敬可貴。劉備伐吳失利,死前於白帝城託孤,孔明時刻謹記先帝「臨崩寄臣以大事」,終其一生皆為匡復漢室貢獻心力,不像同時期的曹丕、司馬炎之流做出「逼主奪位」的悖逆舉措,遂成為中國傳統文化裡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加上「三國演義」之類的藝術作品美化,諸葛亮經過1800年的時光沉澱與累積之後,儼然是一位「飄飄然有神仙之概」、談笑風生皆是神機妙算的世外高人。

中國人對於孔明推崇至極,無論是孔明的事跡、言談、行為、舉止乃至成敗,皆寄予無限的景仰與同情,甚至連他年輕時隱居十餘年的「古隆中」,更是三國迷必去的朝聖地之一。


(圖為古隆中牌坊,作者提供)

關於「隆中」的地名由來,根據文獻記載:「隆中者,空中也。行其上空空然有聲」,但也有眾山之中隆起最高者的說法。就我個人實地觀察,此地為眾多丘陵環拱而成,武侯祠、三顧堂、野雲庵、三義殿皆座落在最高的山丘上,或許後者的說法值得參考。


(圖為古隆中的武侯祠,作者提供)

大名鼎鼎的「古隆中」,如今已被規劃成總面積209平方公里的「隆中風景區」,膾炙人口的「隆中對」和「三顧茅廬」等歷史事件,都在這個「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廣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猿鶴相親,松篁交翠」的清靜林地裡,留下引人無限遐想的歷史幽懷。


(圖為古隆中的諸葛草廬,作者提供)

唯獨讓我覺得美中不足的是,此處遊人如織,重要的歷史文物如石碑、石牌、建物幾乎都被遊客佔領圍觀、合照,想好好拍張淨空的景物照片難如登天。喜歡拍景的朋友如想拜訪隆中,切記一定要找冷門的時間去參觀。

来源:中央社部落格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