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制度相比,政策顯然有其靈活的特性,也正因為靈活,所以我們對政策的期望值就會被不切實際地放大而不覺。比如我們對宏觀調控的針對性和預見性就是如此,在一般的情勢下,我們談論政策比較多的著眼點都是主動的,往往忽略的是被動的方面。
被動的中國經濟政策主要集中在三個領域。
第一個是貨幣政策。被動的特點體現在提高存款準備金率目的是為了對沖不斷增加的外匯佔款人民幣的投放,而這種流動性卻不能為其全部對沖,充其量不過80%左右,問題在於外匯儲備的增長並不會因此而減少,現在的規模是三萬億美元,可以想像的是這個數字每天都在增長,何時是個頭誰也不知道。
第二個是價格政策。被動的特點體現在為了控制CPI的走勢而「限價」,發改委目前似乎已經扮演了香港廉政公署的角色,忙著和各行各業的各類企業「喝咖啡」打招呼,問題在於大宗商品期貨的上漲並不是中國的企業甚至是中國的政府能控制的,在原材料價格導致的成本大幅度上升面前,「限價」限掉的無非是企業的盈利空間,又有多少企業是不求回報的公益性組織呢?
第三個是房地產政策。被動的特點體現在為了控制房價而實行所謂的「限購」,而這種「限購」又因地因時而不同,確切地講並不限制「購買」這種行為本身,只是在時間地點上做文章。價格的變化是由供求決定的,限購表面上看限制了需求,但是供給卻沒有因此而增加,雖然中央政府一再要求地方政府加大土地的供應,但是在預期不明朗的情況下,開發商一般不會拿地,也沒有資金拿地,土地供給只會減少不會增加,如此又怎麼能讓房價產生回落的壓力和動力呢?
政策往往是雙刃劍,有正面作用也有負面作用,被動的政策負面作用更明顯。
被動的貨幣政策導致的局面就是緊縮,一方面流動性過剩,一方面中小金融機構錢緊,中小企業面臨無錢可貸的地步,這種現象已經引起工信部的高度重視並展開調查。
被動的價格政策導致的局面就是中小企業的變相降價和壟斷企業人為導演的電荒,表面上看企業沒有漲價但是停產了,尤其是電力公司,電荒的出現倒逼發改委同意上調電價,而中小企業則無奈忍受再次的不公。
被動的房地產政策導致的局面就是二手房交易的急劇下滑和投資資金轉戰非限購地區帶來的房價補漲,前者實際上減少了供應,後者則形成了「輪漲」,頂推一線城市的房價居高不下。
中國經濟政策的被動性是什麼因素造成的呢?
首先是國際化。今天的中國和世界的聯繫已經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步,中國為什麼那麼反對貿易保護主義,甚至比美國還積極。貿易如此,生產又何嘗不是如此,國際和國內市場又如何分割,經濟政策又如何能一廂情願?
其次是人民幣。人民幣不能自由兌換,導致外匯無法平衡,境外投資成為空談。德國和日本都是貿易順差達一千億美元以上的國家,但是貨幣卻沒有人民幣這樣的升值壓力。因為歐元和日元都可自由兌換,全球流通。
再者是流動性。人民幣升值帶來的財富效應導致外資熱錢不斷湧入中國,以人民幣計價的資產如房產升值在所難免,房地產成為財富的集中體現。
歸根到底,人民幣的國際化是中國經濟政策化被動為主動的關鍵。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中國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