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不可再稱香港文化沙漠(圖)

學者以7000年文物作證

 2010-07-23 20:28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龍鳳呈祥」是中國傳統的吉祥圖案,但有否想過「鳳文化」與香港有唇齒相依的關係?香港中文大學耗時10年,攀山涉水遠赴深圳、中山的偏遠地區,揭示香港和華南一帶,遠在7000年前已共同存在崇拜鳳鳥文化,刻有鳳鳥圖案的文物相繼在浙江、深圳和香港成功出土,印證港深在遠古時已「一家親」。

中大製作「香江懷古」DVD,光碟題上「香江懷古」四字,將香港7000年的歷史活生生地呈於觀眾眼帘。

有份參與考古工作的中大中國考古藝術研究中心主任指出,早前獲衛奕信勛爵文物信託資助150萬元,前往珠海、深圳、中山等地的多個偏遠地方拍攝文物,並 訪問北大、港大等逾30名學者。從出土的文物中,發現香港最早人類活動源於7000年前,與內地湖南有一定的聯繫。

原來深圳咸頭嶺、香港深灣和湖南高廟等華南地區,早前相繼有早於6000至7000年前、刻有鳳鳥紋的文物相繼出土,成為環珠江口的獨特體系。當時新石器時代以稻作農物的背景下,居民均崇拜鳳鳥和太陽,如深圳咸頭嶺出土的陶器鳥紋,便展現鳳鳥振翅飛翔的形態。鄧聰說,香港和深圳同有鳳鳥文物出土,印證港深一帶地區擁有全國最早的文化,直指:「自此之後,不可稱香港為文化沙漠!」

為了印證香港及深圳的文化根源,今次由中大及深圳市文物考古鑑定合辦的展覽,將首次在內地以外展出咸頭嶺鳳鳥文物,如鳳鳥紋圈足盤等;香港的出土文物包括於南丫島掘出的彩陶、大嶼山白芒掘出屬春秋時代的玦飾(耳環類飾物)等。

中大校長說,中大以鳳鳥為校徽,「鳳為南方之鳥,代表高貴、美麗、忠耿及莊嚴。
 

来源:中國新聞網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