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月21日公布的宏觀經濟數據我們可以看出什麼了嗎?除了大家都在津津樂道、實則無甚新意的投資拉動、通脹預期上升等老話之外,我們還可以得出兩個結論:
第一,中國將人民幣重新與美元掛鉤的政策,在危機時刻刺激了中國的出口。2009年進出口總額22073億美元,比上年下降3.9%。其中,出口總額已居世界第一位。這說明人民幣匯率與美元掛鉤暫時還不會鬆動,也不會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韙主動進行升值。
第二,政府對於資產品價格沒有良方。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既要推動經濟的增長,控制通貨膨脹預期,又要注意到資產價格的上漲,適當的調控,要完成好這個任務確實是一個挑戰,有關方面正在向這個方向努力。這是個含糊的提法,政府要在經濟增長、預防通脹與防止資產價格過快上漲之間達成平衡,但只能努力,卻無良方。
這兩個問題既是中國經濟的快樂之源,也是大麻煩。
在國家統計局公布2009年宏觀經濟數據的同一天,國家外匯管理局的一位官員表示,希望5年內將外貿順差佔國內生產總值(GDP)比例降至3%,而目前約為6%。雖然中國2009全年貿易順差同比減少34.2%(為1960.7億美元),仍然佔據全球榜首的位置。隨著美國對於人民幣升值的喊話無疾而終,美國國內失業率居高不下的矛盾爆發,將使美國國內民眾更多地將責任歸咎於中國,國內問題找國外當「替罪羊」是各國政府屢試不爽的辦法。
美國已經開始動手對越來越多的中國產品製造懲罰性關稅。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在2009年12月30日批准對中國製造的鋼管徵收10~16%的關稅;今年1月5日,美國對從中國進口價值超過3億美元的鋼絲層板徵收43~289%的反傾銷關稅。這些試探性的行動可能是為今後越來越大規模的貿易保護舉措鋪路。指望新興市場取代美國市場是不現實的,終端消費市場歐美是領頭羊。
在人民幣不升值、美國國內失業率居高不下、中國減少購買美國國債的情況下,克魯格曼所稱的「與中國大打貿易戰」,將成為現實,而不僅僅是無聊的口水戰。目前一些中美公司的短兵相接只是個開始,今後的戰役將蔓延到技術、貿易、標準等各個方面。
國際貿易環境並不會隨著經濟數據的好轉而好轉,相反,危機的大敵剛去,各方潛藏的內訌爭鬥已經迫不及待浮出水面。我們該如何選擇在國際社會中的進退之道,將成為新的考驗。
讓人高興的是,國家統計局局長總算強調了預防通脹與關注資產品價格。在過去整整一年,國家統計局都以低迷的CPI數據抵擋各方對於資產品價格上升的指責,原因是其他人不懂得保增長的辛苦。
靠發行貨幣、拉動資產價格的上升撬動經濟是十分危險的行為。資產價格會帶來財富增加的幻覺,房地產增加了央企1800億的資產,許多上市公司通過拋售股票得到了良好的經營業績。根據統計,截至2009年12月31日,大小非公告減持數量已達98.7億股,大小非累計套現金額超過千億元,達到1016.32億元,創出近5年新高。而民生銀行減持海通證券超過50億元,九龍山、國電電力、五礦發展等拋股套現金額均上億元。
有關方面雖然關注到資產價格的上升,但那也許更多的是出於民眾對房價過高而發出的怨言,並非對於資產價格高漲的風險有清醒的認識,因為大企業、大投資機構包括一些政府部門都是資產泡沫的獲益者。
由於此前我國沒有金融衍生品種,也沒有過長的金融槓桿,不會有多少官員真心相信中國的房地產市場會崩潰,也不會有太多的人真心希望股市能夠降低活躍度。如今融資融券推出在即,也許券商想的是將有多少券可以出借,會有多少收益,有多少人捫著心問過自己,融資與融券的利率如何形成,難道真的按照銀行利率,或者讓券商自行商量?
此前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09年房價漲幅創出新高。如果不控制貸款,就會上演沒有最高、只有更高的一幕。
截至2009年12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60.6萬億元,比上年末增長27.7%,增幅同比加快9.9個百分點;狹義貨幣(M1)22.0萬億元,增長32.4%,加快23.3個百分點。M2/GDP的比例全球第一,也就是說,貸款、投資拉動成為經濟主要增長方式,難道2010年還沿用2009年的模式嗎?
至於格外令人關注的民生投資,與內需的啟動,值得鼓勵,但應該與審計署的績效考核同看,才能得出準確的結論。
- 關鍵字搜索:
- 政府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