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走进伦敦 感受伦敦

 2007-05-01 22:04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我来到了伦敦,在这春暖花开的四月。这座我一直向往的城市,和我想象中的很像----神秘、古老、厚重、沉稳。



走进伦敦,就走进了历史。在伦敦的大街小巷和古典建筑里穿行,激发了我对英国历史的浓厚兴趣,同时感到,英国史其实就是英国皇家史,以至于现在的英国人津津乐道所谈论的还是皇家的事宜,他们以皇家荣为荣,以皇家乐为乐,以皇家悲为悲。英国人一直在王国的传统中生活,但又不失现代人的风韵。在我参观的大多数景点中,都和皇家息息相关,没有皇家,就没有大英帝国,这么说一点儿也不夸张,从历史上看,英国皇家的确出现过伟大的君主,把英国一度带领到辉煌。尽管荣耀是属于英国人民的,但英国人民却宁愿将荣耀归于他们的国王殿下。

伦敦街头的古典点建筑非常耀眼,我喜欢在这样的伟大建筑中漫步,感受那美*美奂的艺术经典。有时我会坐下来静静地呆会,望着某一个建筑沉思,也许什么也没想到,感受的只是一份安静,感受人类艺术的伟大,自己的渺小。在这座伟大的城市里,我的确是太渺小了,但能被这个伟大的城市淹没,也是一种可贵,以至于还是一种浪漫,一种难得的浪漫。

伦敦的主要景点基本上走到了----白金汉宫、西敏寺、皇家教堂、大英博物馆、大英国家美术馆、伦敦塔、伦敦眼、温莎城堡等等。其实在这么短的时间,游走在这样一个历史厚重的殿堂里,真的有点云里雾里,每天都要进出于巨大的时间和时空的反差里,回头看那久远的历史,理顺一代代君王的关系,真是不易。时间太久太远了,我看不到头,也理不顺那些君王之间的关系,只感受一下他们曾经的存在和辉煌吧。总之,眼下穿行于这些宫殿和古堡的现代人,只是来观看古迹的,越是古老,越值得去看。也的确是这样,也只有当你面对这些千年古迹的时候,才能更深切地感到历史的悠久和古远。历史的长河里,有我在这里踩过一足,尽管什么也留不下,但我来过了,感受过了,算是和历史有过一次对视吧。

伦敦的周边我去了牛津大学城,这是一个最值得去的地方。在来英国之前,我就计划着要去牛津大学,这所世界最知名最古老的大学,真是非同寻常,一经踏入,就感受到远古的气息。我在余秋雨的《欧洲之旅》一书中读到过他描写牛津大学的玛丽教堂,在教堂的侧门有一个小咖啡馆,是学生常去读书讨论的地方。我找到了玛丽教堂,自然也找到了那个小咖啡馆,买了杯咖啡,坐在教堂外草坪的小桌旁,一边品尝咖啡,一边欣赏着周边景象,感受牛津的气氛。身边有一些学生在讨论着,借着他们的存在,填补着我对牛津的进一步想象和感受。余秋雨在书中说,他起了个大早,就是想在清晨没人的时候登上玛丽教堂的塔顶,感受牛津还在沉睡时的抽象。我也登上了玛丽教堂的塔顶,虽然是在下午,早已过了清晨的沉睡,但我感受了整个牛津的真实。牛津,我向你致敬了。

在伦敦的大街小巷,我看到最多的是星吧克咖啡,比麦当劳还多,足以看出英国人喜欢咖啡的热情高于汉堡包,这种景象我在欧洲其它国家没有见到。虽然美国的快餐如麦当劳、汉堡王和Pizza Hot也在伦敦的街头比比皆是,但进入我眼帘的老是星吧克咖啡,不知这是不是我喜欢咖啡的缘故,所以眼里总有咖啡馆在晃动。除了星吧克咖啡外,还有一种咖啡叫Costa咖啡,是意大利的品牌。在伦敦的十天里,我每天到要光临咖啡馆,一般都在星吧克和 Costa之间选择,偶尔也品尝一下别的品牌。伦敦的咖啡给我感觉是味道浓厚,同是星吧可咖啡,在美国喝就和在伦敦喝感觉不同,如果美国是清香,那伦敦就变成了浓厚。两种味道对我来说都很好,只是深深地感到不同的地域,的确有不同的口味,而品牌也是要根据地域习惯来调整的,名牌也一样不能脱俗,也许这也正是名牌的不俗之处。Costa咖啡的味道就更猛烈些,但的确香醇,我喜欢。在伦敦每天两杯咖啡,是每天的盼望和享受。如果说在中国要享受茶道,那么在欧洲就一定要享受咖啡。所以,伦敦的咖啡给了我美好的时光。

很多年前就听说,英国的饭很难吃。但我在伦敦的十天里,还真没有这种感觉,我觉得伦敦应该是一个美食之地,这么大个国际都市,美食怎么会不在这里聚集?在伦敦街头可以看到不同国家的餐馆,我每天都怀着尝鲜的心情去品尝不同的食物,有些虽算不上美食,但我还是喜欢,因为有机会品尝,就是一种幸运,我喜欢品尝的过程,结论在我这里永远都是一样的厚道:挺好!在这里我最想提及的是伦敦的中餐馆,我首先要说的是英国的中餐馆比美国的中餐馆要正宗,没有所谓的为了迎合鬼子们的鬼佬餐,中餐就是中餐,不杂交也不变态,美国中餐馆在这方面真的要想英国中餐馆学习了。我去伦敦前,在网上和我的网友颗粒进行了交流,她在英国留学三年多,我们认识也有三年了,在我要去伦敦的前二十天她海归了,没能在英国和她见上一面。不过她在MSN上告诉我了一家位于伦敦中国城的川菜。“水月巴山”,说是很正宗,就是价钱不菲,但凭这味道,也值了。我在伦敦还真找到了这家叫“水月巴山”川菜馆,味道真的很好,的确是川味,而且做法也传统,不是那种用油泡出来的现代做法。由于好吃,我去了两次,就是为了多品尝几道传统川菜。价钱我就不说了,贵得我有点不好意思说。人在海外,能吃到家乡美味,就别在乎钱了,况且同胞也不易,就全当是它乡遇故知吧。还有一家中餐馆,是我在牛津大学城遇到的,这家餐馆名叫“酒鬼”。本来是饿了,想找个餐馆随便吃点,看菜单,点了几个家常菜,等菜上来,尝到嘴里,才知道又遇到正宗美味。菜不高档,但真的很美味。牛津城里还藏着这样一家美味中餐馆,真是美哉啊。这两家中餐馆,别说是在海外,就是在国内也应该算是美味的了。如果再有机会去伦 敦去牛津,我还会去光临这两家中餐馆。

在伦敦最好不要购物,物价和美国比要高出一倍以上。不过我反正不是一个购物狂,商店里那些琳琅满目的货物从来就不怎么能吸引我的眼球。但在伦敦我倒是喜欢去看那些琳琅满目的货品了,吸引我眼球是那些货物的标价,看着好玩儿,怎么还有这么离谱的价格?开眼了!

都说伦敦的天气象孩儿的脸,说变就变,伞要随身带。为此我们带了三把折叠伞,都是崭新的。女儿为她自选的那把伞而骄傲,时刻盼望有展示的机会。可真是天不作美,偏不给她展示的机会。我们在的十天里,伦敦是晴空万里,阳光明媚。看着急切想展示自己花伞的女儿,让她把雨伞当作太阳伞打,她又觉得难为情。我说不就是想展示你的花伞吗,管它是雨伞还是太阳伞,展示了就好。看来女儿做事的风格还没有我这个做妈妈来的夸张,以后还要多多言传身教才行。虽说伦敦用它少有的晴空万里天气迎接了我们,但我们还是为没有体验到多变的伦敦天气略有遗憾。我安慰女儿说,也许是咱们的错,是咱们把加州的阳光带到了伦敦,等咱们离开后就要下雨了。没有被伦敦的雨淋成落汤鸡,真是一种难能可贵的遗憾。

伦敦的交通非常方便,买张Oyster Card,可以地铁和公车通用,四十英镑一周,在我看来是方便又便宜了。很多很多年没有乘过地铁和公车了,这次在伦敦乘地铁和公车的经历,让我感到在大城市里不开车,是多么幸福的事。

伦敦古老而现代、繁忙而有序、拥挤而宽敞。走在伦敦的街上,人多车多,但没有塞阻现象,匆匆地缓缓地流动着不停留……。

向往过伦敦,走进过伦敦,感受了伦敦,喜欢了伦敦。尽管十天实在是短暂,但也实实在在地是难忘的美好时光。

感觉我还会去的,不为什么,就想去走走.
来源:北美生活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