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從秦相李斯的悲劇結局 看人生趨吉避凶的關鍵(組圖)

 2024-10-02 08:0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秦始皇廢諡法立帝號
李斯是著名的書法家、政治家、文學家,也是成就秦始皇雄偉霸業的重要推手。(繪圖:Winnie Wang/看中國)

李斯(前280年~前208年),鞏固秦帝國霸業最重要的肱骨人物。他從楚國一個小吏起家,師從荀子習帝王之術,學成後遊歷諸侯,獲秦始皇重用,輔佐滅六國,打造大一統國家。李斯位極人臣,攀上權力顛峰,兒子都娶秦國公主,女兒均嫁給秦國的公子,富貴已極。最後卻因和趙高共謀「沙丘之變」,被獨攬朝政的趙高陷害,腰斬於市,並夷三族。大起大落的悲劇結局,啟示後人趨吉避凶的關鍵。

不當「廁中鼠」李斯輔佐秦王統一天下

想要瞭解一個人的個性和作為,必須先探究形塑他的成長背景和過往經歷。李斯,楚國上蔡人,出身平民之家,年輕時在上蔡當掌管文書的小公務員。有一回,他看見辦公處所廁中的老鼠在吃著骯髒不潔的食物,只要有人或狗靠近,就驚嚇逃走。但他走進糧倉時,卻看到截然不同的畫面,糧倉中日日飽食的老鼠,吃的是源源不絕屯積的粟米,住在大屋子裡,絲毫不擔心人或狗前來驚擾。李斯感嘆說道:「一個賢人和不肖之人的區別,就如同老鼠一樣,是由自己所處的環境來決定的啊!」於是,不願成為「廁中鼠」的李斯跟隨荀子學習法家治國之術。

學成後,李斯審時度勢。見六國大勢已去,而秦王欲滅六國,一統天下,正是有志之士施展抱負的好時機。於是向老師荀子辭別,道出心聲:「詬莫大於卑賤,而悲莫甚於窮困。」認為人生最大的恥辱莫過於卑賤,而最大的悲哀莫過於過著貧窮潦倒的生活,決定西行遊說秦王,謀求發展。李斯入秦後,受到秦相呂不韋賞識,又得秦王重用,封其為長史。李斯獻策遣謀士以金錢遊說六國,並離間各國君臣。同門韓非著作《韓非子》一書傳到秦國,其中〈孤憤〉、〈五蠹〉等內容讓秦王驚豔。心狠手辣的李斯知韓非的智慧和才幹優於自己,產生危機感,為保富貴,遂進讒言害韓非下獄,又在獄中毒死韓非,以絕後患。

其後,發生韓國派鄭國開鑿鄭國渠的「疲秦計畫」被識破,秦宗室大臣乘機趕走其他諸侯國賓客的「鄭國事件」,李斯受牽連而被驅逐。他在被逐途中,向秦王上書〈諫逐客令〉,勸說秦王廣納六國願意效忠秦國的人才以完成統一功業。秦王納諫,廢「逐客令」,並恢復李斯官職,拜為客卿。李斯制定「滅諸侯,成帝業,為天下一統」的謀略,襄助秦王建立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國家。李斯是秦始皇最得力的大臣,參與議帝號,主張郡縣制,統一文字、度量衡和貨幣……對秦朝諸多制度、建設貢獻巨大。

為保富貴 李斯和趙高共謀「沙丘之變」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巡遊。至平原津時罹病,抵沙丘平臺病危,遺詔召公子扶蘇回咸陽主持葬禮,惜遺詔未授與使者即駕崩。當時只有隨行的丞相李斯、中車府令兼符璽令趙高、公子胡亥和幾個親信宦官知此消息。李斯唯恐天下有變,秘不發喪。將秦始皇遺體安放在一輛可調節冷熱、冬溫夏涼的轀輬車中,百官仍如常奏事、進獻飲食,又派了一名宦官假扮秦始皇,照樣批閱奏摺。李斯之所以大費周章隱瞞秦始皇的死訊,完全是出於私心。他擔憂一旦扶蘇繼位,恐另立丞相,自己的權勢地位不保,故找藉口說當今「無真太子」。李斯的心思被手握詔書和符璽,別有用心的趙高看穿,極力說服他竄改遺詔,扶立胡亥繼位。

李斯聞言驚慌失措,斥責趙高:「你怎麼能說出這種會讓國家滅亡的話!這不是人臣應當議論的事情。」李斯之所以慌張,是因為他心中的秘密被趙高戳破了。趙高步步逼近,威脅利誘,勸說李斯共謀矯詔,可以「長有封侯,世世稱孤,必有喬、松之壽,孔、墨之智」,意即常保封侯,擁有仙人王子喬、赤松子那樣的長壽,又會被認為有孔子、墨子般的智慧。如果放棄此機會,不願參與,則「禍及子孫,足以為寒心。」最後,趙高又逼問:「善者因禍為福,君何處焉?」聰明的人懂得轉禍為福,您要把自己放在哪一種環境中呢?曾說「人之賢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處耳」,不當「廁之鼠」的李斯仰天嘆息,垂淚曰:「嗟乎!獨遭亂世,既以不能死,安託命哉!」既然不能以死盡忠,我要到哪裡寄託我的命運呢?李斯貪生怕死,他屈服了。為了保住汲汲營營追求的權勢富貴,不惜助紂為虐,這個關鍵點決定了他自己、家族和秦帝國未來悲慘的命運。

李斯和趙高共謀「沙丘之變」,偽詔賜死公子扶蘇、蒙恬,扶立秦二世胡亥奪取皇位。秦二世登基後任命趙高為郎中令,對其言聽計從。不久,趙高掌權,慫恿秦二世盡情享樂,殘殺手足,以嚴刑峻法大肆屠戮官員,又加重徭役和兵役,大規模役使百姓修建阿房宮、直道和馳道……導致民不聊生,民怨四起。李斯為保官位見風轉舵,阿諛奉承,使二世督責百姓更甚。所謂「害人者,人恆害之」,李斯當初昧著良心出賣提攜他的秦始皇,與趙高狼狽為奸,此時,所造惡業就像迴力鏢一樣返回自身,落入趙高精心設計的圈套。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李斯含冤莫白,具五刑,在咸陽街上被腰斬。臨刑前懊悔不已,對兒子說:「吾欲與若復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李斯想和疼愛的兒子像從前一樣,一起牽著黃犬到東門外逐兔,即使是如此平凡的心願,哪裡還有可能呢?父子對泣,留下「東門黃犬」的成語,三族皆被牽連處死。一失足成千古恨,他再也沒有抽身改過的機會了。

嶧山刻石(長安本),相傳為李斯手書,鄭文寶根據五代南唐徐鉉的拓本摹刻於長安,北宋淳化四年
嶧山刻石(長安本),相傳為李斯手書,鄭文寶根據五代南唐徐鉉的拓本摹刻於長安。(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来源:看中國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