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得到博士學位,夫妻倆去吃孫運璿超愛吃的冰淇淋慶祝。
忠厚篤實 風範長存
官邸客廳保留當時的歷史風貌。
官邸客廳一隅。
細細品味紀念館完整呈現出孫院長一生事跡的歷史文物,不僅敬佩他以睿智與遠見締造的豐功偉業,更景仰他高風亮節的人格典範,熠熠生輝。
孫運璿永遠記得父親一再叮嚀「讀聖賢書,所學何事?尤其在政府裡做事,更不敢忘。」
孫運璿非常孝順。民國36年,父親曾至台灣小住,其後因為家鄉戰事吃緊而回鄉,豈料大陸風雲變色,父子一別成永別,在中共治下屢遭鬥爭、迫害。14年後孫運璿得知父親去世的消息,便依民間習俗留鬚戴孝百日,以表哀戚。民國56年就職交通部長當天下午,孫運璿於家中院子擺設父親靈位祭拜,感謝父親教養。他說:「我永遠記得他對我一再叮嚀讀聖賢書,所學何事?尤其在政府裡做事,更不敢忘。」
同時期,母親不幸罹患肺癌,健康每況愈下。母親住院時,即使公務再繁忙,孫運璿也一下班就趕到母親病榻前侍奉湯藥,時間若太晚就睡在病床旁。母親去世後,停靈於市立殯儀館車庫10天,他帶著家人在車庫地板睡了10晚。出殯當天,披麻戴孝的他對前來弔唁者一律跪拜答禮,因為「在靈堂我不是部長,我是母親的兒子。」
孫運璿有「三不」原則:不應酬、不題字、不剪綵。遇到公司老闆邀約吃飯,他告知有話到辦公室説,並要求不要只談自己公司的問題,而是討論業界出現的問題。高爾夫球俱樂部寄來榮譽會員卡或送來的全套球具,他一概退回,因為「我星期天要陪太太和孩子到郊外去玩,一星期中我只有一天給他們。」
晚年的孫運璿,在和孫夫人回憶曾經發生的趣事時,他們倆相視而笑——一次夫人生產時,同事贈送一隻雞當賀禮,他們不收,推來推去,那隻雞竟然在門口下了一個蛋。送雞的人說:「蛋都下了,就收下吧!」結果他們還是不收雞,把雞蛋給留下了。
女兒孫璐西說:「小時候家裡生活不富裕,有時有點好吃的東西,父親常常留給奶奶,奶奶再偷偷把好吃的東西留給孫女吃。爸爸那時當經濟部長的工資,也沒有我們在美國遊學的獎學金高。」
孫運璿和家人的照片,以及夫人的服裝。
孫運璿和家人的照片。
夫人俞蕙萱原為上海富商的掌上明珠,婚後勤儉樸實、任勞任怨。孫運璿由奈及利亞返台後,終於有3萬美元存款,夫人看中一棟美軍撤離台灣後留下的低價洋房眷舍,不料孫運璿卻說:「公務人員不可求田問舍」,不同意購置房產。夫人默默接受,以至孫運璿逝世後,夫人名下連房子也沒有。但是,她到晚年還是力挺丈夫的決定,不抱怨居住在老舊宿舍必須經常和蟑螂、跳蚤、老鼠打交道的過往有多麼艱辛。
孫運璿樸實的衣服鞋帽,右邊一雙鞋子是蔣經國總統所贈。(以上圖片來源皆為攝影:趙蘋/看中國)
會計師表示:孫院長的帳很好記,有沒有車子、骨董、房子……,都只填「以下空白」就完事了。
孫運璿有遠見、有擔當,善於傾聽,協調能力極佳,對部屬也極為愛護。他用人沒有班底,沒有私心,曾說「全國能做事的人都是我的人」。一些受他提拔、重用的閣員,風頭甚至比他還健。而謙虛、寬宏大度的他卻說:「我要讓我的閣員出頭,他們才是真正的政務推動者。」
長子孫一鶴說:「從他身上,我看到一個堂堂正正的人到晚年對自己的心安理得,這不是任何榮華富貴得以取代的,我更看到一個人不必耍權術,不弄詭詐,同樣也可以成功。」
次子孫一鴻回憶:父親擔任院長時,有一回去鵝鑾鼻參觀後準備上車,一位賣草帽的阿婆衝上來,堅持要送給父親一頂草帽,而父親堅持要付錢,兩人推來推去,阿婆說:「院長,我送您草帽,因為我知道你是位關心我們的好官。」父親非常感動,在車上告訴我「你要永遠記住,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歷史的眼睛也是雪亮的。」
是的。是政客,還是政治家?是權力私慾、貪汙腐敗,還是清廉正直、為國為民?人民懂,歷史也會如實記載,以供後人評說。流淌在這棟歷史建築中的光陰悠悠,凝結成一個時代的典範,感動、感謝、感懷……低迴不已。
那是一個處處危機的年代,也是一個台灣人揚眉吐氣的年代。政府化阻力為助力,強有力的總統和盡心盡力的閣揆、重量級的閣員聯手,翻轉台灣岌岌可危的經濟,也保住台灣的自由民主。
許多人感嘆:如果當年孫運璿沒有倒下,今天的台灣絕對不是現在這個樣子,一定會更和諧,更蓬勃發展。
歷史沒有「如果」,興衰成敗自有天理。但處在道德下滑、亂象頻生的當代,眼見中華文化、傳統道德江河日下,不由得令人懷念起那個時代令人肅然起敬的人物。也期盼更多從政者向孫院長看齊,民胞物與,帶領台灣發光發熱,走向更好的明天!
參考書目
楊艾俐:《孫運璿傳》,台北:天下雜誌出版,1989年。
財團法人孫運璿學術基金會:《懷念孫運璿》,台北:遠見天下文化出版,2007年。
(轉載自《看雜誌》第249期)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