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夢睡虎地秦墓竹簡已具有強烈的隸書筆意。圖為雲夢秦簡〈效律〉部分條文。(貓貓的日記本/wiki/CC BY 3.0)
程邈,生卒年不詳,字元岑,秦代下邽(今陝西渭南縣境)人,一説下杜人。秦代書法家,據說他被關監獄十年,創造出隸書字體。不過,秦隸真的是程邈一人獨創嗎?後世依據考古學的研究卻有不同的看法。
漢字發展 「隸變」是里程碑
漢字發展史源遠流長,是中華文化的瑰寶。由於中國地大物博,加以朝代更替之故,字體繁雜。依據文字演變的過程,說法不同,大致可以分為真(楷)、草、隸、篆四種;篆書、隸書、草書、行書、楷書五種;古文、籀文、小篆、隸書、草書、行書、楷書七種。
以七種字體為例。所謂「古文」,包括:甲骨文、各種古銅器上的金文(銘文)、曹魏的三體石經殘石(古文、小篆、隸書三種字體刻寫)。「籀文」指石鼓文為代表的大篆。「小篆」以秦代丞相李斯為代表人物,和中車府令趙高、太史令胡毋敬等人依籀文整理、省改而成,筆畫圓曲、結體嚴謹,為秦朝統一的官方文字。但筆畫繁複的小篆書寫不便,遂有程邈獄中創造便於書寫、流行於下層小吏和民間的「隸書」之說。
秦、漢之間,中國文字由小篆演變成隸書,稱為「隸變」的過程。由此終結「古文字」,過渡到草、行、楷書的「今文字」,是漢字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程邈獲罪 整理隸書有志竟成
唐張懷瓘《書斷》有言:「案隸書者,秦下邽人程邈所作也。邈字元岑,始為衙縣獄吏,得罪始皇,幽繫雲陽獄中,覃思十年,益小篆方圓而為隸書三千字。奏之,始皇善之,用為御史。以奏事繁多,篆字難成,乃用隸字。以為隸人佐書,故曰隸書。」
程邈曾為縣獄吏,負責文書類的差事。因事獲罪,獄中度日如年。當時秦始皇制定「書同文」政策,公務文書皆採用小篆。他深知小篆嚴謹工整,不適合繁忙的公務機構速寫,遂蒐集民間各種書體,逐字研究、整理,化繁為簡,化圓為方。歷經十年努力,創造出辨識容易又方便書寫的三千字新書體,獻給秦始皇。
秦始皇大喜。不僅赦免其罪,並封為御史。程邈原是徒隸之人,改良的字體初期又供隸役應用,故此新書體被稱為「隸書」。亦稱「佐書」。
程邈所創造的隸書是中國書法史的重大變革。其結構簡單,線條平直,粗細有致。化繁為簡,化圓為方,且出現波磔。至此,文字由象形改為象徵,從表其形、表其意到形聲,結構符號化。因應用便利,故流傳甚廣。
秦隸仍帶有篆書意味,字形或長或扁,波磔並不明顯。西漢的隸書亦顯簡樸,皆被歸為「古隸」。對比東漢以後,隸書發展成熟,結構扁平,蠶頭雁尾和波磔雄健的特徵明顯,稱為「今隸」,奠定了後來楷書和其他書體形成的基礎。
不過,秦隸真的是程邈一人獨創嗎?後世依據考古學的研究卻有不同的看法。從陸續出土的一些先秦金文、簡冊、帛書等看來,隸書的萌芽早在周朝就見端倪。例如西周孝王時期〈小克鼎銘〉等作品,筆法上已經初具隸書的雛型。
戰國中期的帛書、木簡文字更加明顯。1980年四川省青川縣出土了二件戰國木牘,其中一件比較完整,字跡清晰。推測為秦武王二年(前309年)所寫,是年代最古老的秦隸墨跡,大多數字形已具備隸書的筆順、筆勢。其後又有湖北雲夢睡虎地秦簡出土,隸書筆意更強烈,字體已和秦簡上的秦隸非常相像。因此,許多學者推斷秦代可能既有小篆官方字體,又有像隸書這樣的簡化字體通行於民間,而程邈戮力編纂整理,使之完善,並非一人獨創。
即使如此,程邈在逆境中發憤圖強的精神令人感佩。獄中十年,他持續研究、整理文字,規範出影響深遠的三千隸書,堪稱啟迪後世「有志者事竟成」的楷模。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