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投資者不買賬 中國房地產股半個月暴跌20%(圖)

 2024-06-07 21:11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2
    小字

房地產股半個月來暴跌20%,進入技術性熊市。
房地產股半個月來暴跌20%,進入技術性熊市。(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4年6月7日訊】(看中國記者文龍綜合報導)中國官方發布樓市史上最大規模救市措施後,房地產股半個月來暴跌20%,進入技術性熊市。中國經濟下滑及房地產危機,專家認為,紓困能否成功尚難預料。

房地產股進入技術性熊市

彭博社6月6日報導,彭博智庫中國開發商股價指數6月6日下跌了3.2%,延續了自5月中旬高點以來的一路下滑,跌幅高達約20%。融創中國控股(Sunac China Holdings)下降多達11%,世茂集團控股(Shimao Group Holdings)下滑了8.3%。

技術性熊市是指股指從最近的高點下跌超過20%,從技術上確立熊市成立。技術性熊市是市場在持續上漲之後出現的一個回潮,而真正的熊市是經濟危機導致的市場大幅下跌。從純技術角度考慮,下跌20%就進入了技術性熊市。

報導說,由於對北京當局5月17日出臺針對樓市的廣泛救市計畫的懷疑,房地產股票此後一路下跌。投資者最初對這些包括降低購房者首付要求的政策感到鼓舞,但隨後又質疑這些措施對於重振需求和解決房屋庫存過剩能有多大作用。

報導援引晨星房地產分析師Jeff Zhan的話說,「最新的銷售數據顯示,房地產業的基本盤沒有多少改進。我們可能需要等到年底才能看到政府救助計畫實施後銷量下降幅度的縮小或月度銷量的上升。」

同時,惠譽評級(Fitch Ratings)降低了對2024年新屋銷售價值的預期,認為將有15%到20%的下跌,原因是今年前四個月低於預期的銷售趨勢及新房價格的下行壓力。

房地產開發商仍陷入危機中

另據香港《南華早報》英文版的報導,房地產開發商碧桂園(Country Garden)今年5月賣出更多的房產。不過,碧桂園在香港仍面臨法庭聽證,因為債權人謀求碧桂園償付高達1890億美元的債務。曾是中國最大房地產開發商之一的碧桂園截至去年6月30日共有1.36萬億元的欠債,包括2580億元的債券和銀行貸款。

碧桂園沒有按照香港證券交易所的上市規定,在4月30日前提交2023年的報告。

國際評級機構標普此前表示,中國官方5月17日出臺的提振措施可能暫時能增加對房地產的需求,但槓桿的增加可能導致房屋借貸的倒賬,對在二三線城市運作的銀行構成風險。

標普表示,預計三線城市的房價2024到2025年這個階段將下跌約14%,可能潛在性地造成購房者陷入負資產局面,即房貸的餘額超過的房屋的價值,一些購房者可能因債務原因,放棄支付房貸。

史上最大規模救市 能否成功尚難預料

中國房地產業自從2021年監管部門開始去槓桿化整頓以後陷入了危機。大型房企因銀行斷貸而陸續爆發債務危機,恆大、碧桂園、萬科、華晨、雅居樂等接連發生債務違約,導致中國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的這一支柱性產業陷入債務危機和銷售低迷之中。

為提振樓市,中國央行5月17日中午接連發布三個政策:取消商品房利率下限,下調公積金利率0.25%,首套首付比例降至15%,在市場引發熱議。

5月17日下午4點,中國住房城鄉建設部(住建部)和自然資源部、中國央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齊聚國務院新聞辦召開會議,介紹配套政策有關情況。

中國央行表示,將設立3000億元(人民幣,下同)保障性住房再貸款,鼓勵引導金融機構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支持地方國有企業以合理價格收購已建成未出售商品房,用作配售型或配租型保障性住房,預計將帶動銀行貸款5000億元。

不過,北京當局這次為房地產市場紓困的舉措是否能夠達到預期的目標目前還不清楚。中國央行宣布的3000億元保障性住房再貸款,只是解決住房供需失配所需資金的一小部分。許多潛在購房者還在等待房價再下降一些才會入場。

上海高級金融學院金融學教授朱寧說,「這有點類似金融危機期間的金融機構紓困」;「最後還是要中央政府介入並將自己的信貸擴大至房地產市場,否則要我們相信我們已經擺脫困境還是有點困難或者說為時過早。」

解決房地產行業崩潰問題時必須謹慎行事

《紐約時報》中文網6月6日的文章分析認為,隨著中國試圖重振嚴重低迷的房地產市場,很多限制都已被取消。自去年以來,中國已有超過25個城市取消了所有房地產限購措施,許多地方還取消了阻止開發商降價的規定。在解決佔中國經濟四分之一的房地產行業崩潰問題時,政府必須謹慎行事,對經濟的不滿可能會動搖社會穩定。

許多限制都是由幾年前制定這些措施的政策制定者取消的,當時是為了遵守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的指示:「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

近年來,中國罕見的反抗行為之一就是來自房主。從2022年開始,數以萬計的房主聯合起來,拒絕為期房支付貸款。從那以後,政府把敦促開發商完成已售房產建設的政策放在了優先位置。

投資銀行法國外貿銀行亞太地區首席經濟學家艾麗西亞.加西亞-埃雷羅表示,很難通過取消限制來刺激購買,因為這會加劇人們的擔憂,認為市場出了問題。

「很難及時採取這樣的措施——通常為時已晚,」加西亞-埃雷羅說,「無論如何,這都不是解決辦法。」

中國大城市的新房價格已經連續11個月下跌。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今年4月,房價環比下降了0.6%。較小的二三線城市房價也出現了類似幅度的下跌。

房價暴跌是近半年才有的現象。地方和城市政府曾經阻止房地產公司大幅降價。而之前的控制措施則是為了阻止開發商過於激進地抬高房價。但在去年年底左右,隨著經濟放緩的持續,房屋銷售變得更加困難,地方政府開始允許開發商降價。

来源:看中國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