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中國房價近10年最快的速度下跌 還如何救樓市?(圖)

 2024-06-17 22:0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中國房價近十年來最大跌幅
中國房價近10年最快的速度下跌。(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4年6月17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中國官方6月17日發布的數據顯示,5月份中國商品住宅銷售價格連續第11個月下跌,2024年前5個月中國房地產投資同比下降10.1%。房地產史上最大規模救市措施發布一個月,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日前召開會議,要求研究新的去庫存措施。

房地產市場繼續下探

6月17日,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5月份,70個大中城市中,各線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同比降幅略有擴大。

各線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

5月份,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0.7%,降幅比上月擴大0.1個百分點。其中,北京、廣州和深圳分別下降1.1%、1.4%和0.8%,上海上漲0.6%。二、三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分別下降0.7%和0.8%,降幅均比上月擴大0.2個百分點。

5月份,一線城市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1.2%,降幅比上月擴大0.1個百分點,其中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分別下降1.2%、1.3%、1.6%和1.0%。二線城市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1.0%,降幅比上月擴大0.1個百分點。三線城市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0.9%,降幅與上月相同。

各線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同比降幅擴大:

5月份,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下降3.2%,降幅比上月擴大0.7個百分點。其中,北京、廣州和深圳分別下降1.8%、8.3%和7.4%,上海上漲4.5%。二、三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同比分別下降3.7%和4.9%,降幅比上月分別擴大0.8個和0.7個百分點。

5月份,一線城市二手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下降9.3%,降幅比上月擴大0.8個百分點,其中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分別下降8.6%、7.9%、11.4%和9.2%。二、三線城市二手住宅銷售價格同比分別下降7.5%和7.3%,降幅均比上月擴大0.7個百分點。

按照官方的解釋,70個大中城市房地產價格統計以一、二、三線城市劃分:一線城市指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4個城市;二線城市指天津、石家莊、太原、呼和浩特、瀋陽、大連、長春、哈爾濱、南京、杭州、寧波、合肥、福州、廈門、南昌、濟南、青島、鄭州、武漢、長沙、南寧、海口、重慶、成都、貴陽、昆明、西安、蘭州、西寧、銀川、烏魯木齊等31個城市;三線城市指唐山、秦皇島、包頭、丹東、錦州、吉林、牡丹江、無錫、徐州、揚州、溫州、金華、蚌埠、安慶、泉州、九江、贛州、煙臺、濟寧、洛陽、平頂山、宜昌、襄陽、岳陽、常德、韶關、湛江、惠州、桂林、北海、三亞、瀘州、南充、遵義、大理等35個城市。

一年近半 房地產低迷進一步加劇

路透社基於中國國家統計局數據的計算,中國新房價格正以九年半以來最快的速度下跌。

房地產行業曾是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但自2021年年中以來,該行業遭遇了數次危機,包括開發商債務違約、預售住房項目建設停滯等。

儘管中國官方已加大力度提振受危機打擊的房地產行業,但2024年前5個月的中國房地產投資低迷進一步加劇。

中國5月推出了一系列歷史性舉措,旨在清理大量房屋庫存並刺激住房需求,盼扭轉房地產業困局。相關政策包括投入3000億元人民幣清理庫存、降低抵押貸款首付、取消第一套和第二套住房的利率下限等。

然而,分析人士表示,在房價下滑趨勢開始逆轉之前,這些措施可能不會對該行業產生巨大影響。

分析人士還示警說,儘管史上規模最大的房地產救市政策可能會讓中國樓市短暫迎來一段小陽春,但最終不但難以持續,政府還可能變相趁火打劫。

著有《中國危機大逃亡》一書的旅美經濟學者秦偉平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他七年前寫這本書的時候,就設想到今日的局面,也就是中國經濟下行之後,地產開發商大量破產,隨之出現大量的爛尾樓,最後只能由政府去接手收購,作為保障性住房。

他說,雖然官方說會用合理價格去收購爛尾樓,但市場價值10億元的樓盤,中國政府絕不會用10億去買,反而極可能會趁火打劫,低價收購,分期付款到最後也可能就不付了,變成「中國式的結尾」。

李強:研究新的去庫存措施

據中國官媒報導,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6月7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其中一項會議內容是「聽取關於當前房地產市場形勢和下一步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有關工作考慮的匯報」。

李強表示,房地產業關係經濟運行和金融穩定大局。「要充分認識房地產市場供求關係的新變化.....繼續研究儲備新的去庫存、穩市場政策措施。」

李強還要求促進對存量房產、土地的消化、盤活等工作,「要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

專家擔心中國步日本後塵

至今年4月,中國在12個月內的住房新開工面積降至6.34億平方米,同2021年的高峰期相比下降了63%。

路透社6月4日的分析文章認為,考慮到人口和其他因素,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估計,在未來10年內,中國的住房基本需求將達到平均9.5億平方米。其中的一些需求將消化中國現有巨大庫存的一部分。這可能意味著房地產投資可能即將觸底。

「房地產行業有可能出現週期性反彈,即便從中期看我們談論的還是萎縮,」牛津大學中國中心的客座研究員馬格努斯(George Magnus)說。

預計房地產投資將更多地向富裕的沿海地區集中。今年1-4月,上海以及浙江、江蘇、廣東和山東這幾個中國最富裕省份的房地產投資佔投資總額的49%,高於五年前的39%。

然而,週期性的一線曙光也就僅此而已。中國的情況看起來更像是20世紀90年代的日本。

榮鼎集團(Rhodium Group)的合夥人萊特(Logan Wright)估計,中國的房地產業作為整體,可能會穩定在巔峰時期40%到50%的水平,而且不會再成為經濟增長的推動力。房地產業曾在中國的經濟產出中佔據近四分之一的比重。

始於2006、2007年的美國和西班牙的房地產危機,持續了五年多,從峰值到谷底的跌幅達30-40%。而在日本,這一調整歷時超過18年,最終使價格下跌了47%。由此看,到目前為止中國的步伐與日本不相上下,分析人士說,這種情況很可能會持續下去。

而中日兩國在應對危機時,缺少的都是對損失的及早認識。日本要求銀行購買土地,以減緩房價下跌。中國則限制開發商降低新房價格的幅度,並採取其他杯水車薪的支持措施。摩根大通分析師說,這也許是有意選擇的策略,「以降低金融外溢風險」。

據估計,中國未售出房屋存量幾乎是倫敦的兩倍,仍然存在於捉襟見肘的中國房產開發商的資產負債表上,進而成為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的賬面負債。

與此相對,當年美國花費了國內生產總值的5%,通過一個特別計畫來消化房地產不良資產,而西班牙則專門設立了一個壞賬銀行。


来源:看中國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