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疲軟,中國經濟通縮(通貨緊縮)受輿論關注。(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4年9月21日訊】(看中國記者文龍綜合報導)中國經濟持續低迷,9月21日,中國官員稱應發行超長期國債,在兩年內形成不低於10萬億元人民幣的經濟刺激規模,帶動經濟增長。目前,消費萎縮,中國經濟通縮(通貨緊縮)受輿論關注。
發行超長期國債形成10萬億人民幣刺激規模?
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劉世錦建議中國發行超長期國債,在兩年內形成不低於10萬億元(人民幣,下同)的經濟刺激規模,帶動經濟增長。
據中國官媒《證券時報》報導,劉世錦9月21日在中國宏觀經濟論壇舉行的2024年第三季度論壇上說,中國要推出一攬子刺激加改革的經濟振興方案,帶動經濟回歸擴張性增長軌道。
他建議,以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為主籌措資金,在一到兩年時間內,形成不低於10萬億元的經濟刺激規模。短期重點是由政府收購滯銷住房,轉為保障性住房。
劉世錦還提出,要加快都市圈範圍內中小城鎮建設,帶動中國的第二輪城市化浪潮,形成以城鄉融合發展為基礎的高質量可持續現代化城市體系。
他還強調,當前宏觀政策不宜簡單仿效發達國家量化寬鬆政策,原因在於中國與發達經濟體在宏觀政策作用上有所區別。
劉世錦認為,發達經濟體是成熟經濟體,宏觀政策的變動往往能夠決定經濟增長的整體走向。當前,中國宏觀政策重要性在於保持經濟運行過程中的穩定和平衡。
據路透社報導,分析師和政策顧問說,中國決策者可能會加大措施力度,幫助中國經濟實現今年約5%的增長目標,而這一目標愈發具有挑戰性。中國決策者將更加註重提振需求,以應對持續的通貨緊縮壓力。
發行50萬億國債 降利率 穩房地產?
在7月初,中泰國際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在主題演講「2024年投資者如何尋找優質資產」中表示,目前中國經濟正面臨兩個問題,一個是結構性問題,一個是週期問題,在大類資產配置方面,投資者應該從結構性變化和週期性變化兩個維度看待市場可能出現的風險和可能存在的機會。
李迅雷表示,目前面臨的供需之間的結構性問題比較明顯,這也是經濟增速出現回落的主要原因。部分行業產能過剩而有效需求不足,包括有效消費需求和有效投資需求都不足。
李迅雷進一步分析稱,中國經濟的另一個問題是2021年以後出現以房地產為代表的週期下行的問題。房地產已經持續了二十多年上升期,上升期如果結束了,它理論上應該是一個下行階段。所以,房地產恐怕調整時間會比較長。
此外,李迅雷認為,房價下行會帶來一系列變化,這就是經濟收縮的乘數效應。而成熟乘數效應就像多米諾骨牌一樣的,一片一片倒下去,比如紅木傢俱、珠寶玉器等具有金融屬性消費品的下跌。
李迅雷建議,多發國債可以解決資產荒的問題,他建議每年發5萬億元,十年可以發50萬億元。他還建議放棄匯率目標,讓利率能夠下來,這樣有利於提高資產價格的估值水平,有利於穩住房地產。
消費持續疲軟 輿論關注中國經濟通縮
中國內需不振且通縮(通貨緊縮)壓力加劇,一直是官方避談的敏感話題,但本月初,中國央行前行長易綱公開示警。他9月6日在上海外灘金融峰會上倡言,中國現在「應該把重點放在抵抗通縮壓力上」,他強調,中國需要採取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來刺激經濟增長。
儘管外資金融界多熱議中國已陷入螺旋式的通縮,但中國官方的態度始終諱莫如深,境內主流經濟學界也少見有人公開討論,因此,易綱此番發言被視為中國的通縮問題「終於被擺到了台面上」。
對此,一些財經主播預計官方或將「放大招」出臺刺激新政,但也有分析人士說,官方打擊通縮的勢頭仍不明朗。
而中國經濟復甦乏力,中秋節連假消費低於預期,再次驗證中國所面臨的經濟挑戰嚴峻。
據中國國家統計局9月14日公布的8月份經濟數據顯示,中國的工業增加值已連續四個月放緩,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增速也較7月滑落0.6個百分點。
該局數據還顯示,中國樓市持續低迷,今年1-8月的新建商品房的銷售額近6萬億元,同比下降23.6%、房屋新開工面積也同比下降22.5%。
在臺北的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一研究所助研究員王國對美國之音表示,早在兩三年前,中國出現貨幣供給量呈雙位數增長、物價卻未跟著走漲的情勢時,外界即已關切中國的通縮風險。過去一年來,中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每個月的年增率都低於1%,擺明瞭中國確實壟罩在通縮陰霾之下。
臺灣經濟研究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認為,中國最嚴峻的經濟問題來自佔經濟比重三成的樓市不景氣,但他說,中國的樓市泡沫問題,日本、臺灣都經歷過,僅是一個需要時間消化過剩餘屋的過程,另外,中國經濟就算進入中度增長階段,但其增長率若仍維持在5%水平,比周邊鄰國的經濟增速都還是好得多。
雖經濟前景不佳,但孫明德分析,中共並沒有在二十屆三中全會所發布的公報中拋出明確的救市政策,可見中國官方並不打算像過去一樣推出短期刺激政策。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