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9年3月16日訊】很有意思,這幾天又有人開始問:房子是不是又要漲了,貌似有段時間沒人問了。
原因呢,最近很多利好房價的消息出臺。全國首套房貸利率連降3個月,北上廣深重返利率最低前十。深圳房貸利率從上浮15%,調整為上浮10%,再到3月初的5%。常州首套房貸利率已經回歸基準,最低首付僅兩成。廈門二套房也可執行基礎利率。
3月7日,上海市也正式下調了相關房屋的交易稅費,個人出售房屋增值稅附加由增值稅納稅額的11%下調為6%,增值稅及附加一共為5.3%,以繳稅時間為準。3月9日,北京市稅務局發布文件,購房者個人買賣二手房稅費減半。菏澤成武縣:農民買首套每平補300元,房貸利率9折。
然而同期,江西贛縣發文禁止「特價房」,要求轄區內所有開發企業立即停止特價房銷售。據報導稱,贛州市贛縣區住建局內部人士表示,停止特價房銷售是因為其售價低於了此前申報的預售價格,這是不允許的。
確定是春風「撲面而來」嗎?
01
2018年10月,A股舉白旗,投降式一路跌至2440點,引發股災質押風險。
2019年1月,超百家上市公司暴雷,1月29日一天之內58家上市公司發布預虧公告,按照預虧上限來看,46家虧損超1個億,16家虧損超10億元,6家虧損超20億元。截至2018年底,A股3530家公司幾乎都有股權質押貸款,大面積質押爆倉面臨一個尷尬的問題,一旦強平,上市公司股權被拋售,將導致更多股票價格跟隨下跌,引發連鎖反應。
風險外溢擴散更為官方的表達就是系統性金融風險問題。種種擔心,讓股權質押風險上升到了「剛性任務」高度。爆倉也不准強平,紓困民企多種措施出臺化解風險。
千鈞一髮之際,A股還是漲了——「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
年後,再無人關注那曾經的雷暴風潮。聽說,股權質押風險已得到了初步化解。
02
筆者在多篇文章中都提過股與房對資金的競爭。啟動股市,將造成對房市的打壓,而房市下跌30%或將風險外溢至銀行,還是與股市質押風險一樣的尷尬處境。
2月,M2增長8%,又創記錄新低。上有M2新低、前有股市競爭資金,後還有房產稅呼之欲出,變成了房市醞釀暗潮湧動。
關於房市,《經濟日報》曾在2018年11月06日文章中提到,我們既不願看到房價過快上漲,也不希望房地產市場過於冷清。2019年3月12日,住建部部長王蒙徽繼續強調要把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責任落到實處」。很明顯,這是希望在股市問題得到解決的同時,房價也要穩住。「穩」之一字,重在平衡,有下行因素的時候,總歸要放出一些積極因素來對沖,打消房價看空預期。
這不,支持房市的各種政策又開始出臺了。
支持房市的各種政策又開始出臺了……(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2018年筆者曾經發文提過,或者有人還有印象。預判中的應對,已經逐漸開始落地,立足於打消看跌預期。連管理層也沒奢望春天,求穩而已。恆大在打折、碧桂園在裁員、萬科振臂高呼「活下去」……
是誰的春天到來了?
03
2010年11月,美國啟動第二輪定量寬鬆貨幣政策,全球流動性氾濫。而亞洲金融危機中資本大量湧入、而後快速逃離,致使東亞諸多國家金融癱瘓、經濟衰退的情景仍歷歷在目。
相比亞洲金融危機,廣場協議更加的廣為人知,1985年日本簽署廣場協議,日元從1美元兌換約240日元,一路升值到1989年初的1美元兌換80多日元。巨量美元資本流入日本, 1987年至1989年之日本房股飆升,引發資產泡沫。1990年日本陷入「平成危機」,房股暴跌,美元資本大量出逃,日本陷入衰退的二十年。
世界在關注,中國是否已做好了面對美元流動性氾濫的應對措施。當時就有外匯管理局官員直言「目前主要擔心的是,如果下一步美元加息,造成反向流出的問題。」
對此,時任央行行長周小川放出著名的「池子論「,稱中國要用池子圈熱錢,不會任之氾濫到整個中國實體經濟中去。減少資本異常流動對中國經濟的衝擊。
外匯儲備是一個「典型池子」 ,迄今為止進入中國的絕大多數外匯都由央行購得,轉為國家外匯儲備。央行用憑空印出的人民幣購買美元,為購買美元所印的人民幣成為外匯佔款,外匯佔款投入市場後,央行可以通過提高準備金率或者發行「央票」等手段將資金重新抽走,對沖掉多發行的人民幣,以保持人民幣國內幣值穩定,使實體免遭熱錢衝擊。
由於之前中國人民幣持續穩定的升值趨勢,吸引了大量投資(投機)外資流入,中國外匯儲備持續增長,外匯佔款也一路飆升,銀行準備金率已經太高,通過央票來回收流動性是央行不多的選擇項。央行也曾為央票發行付出過巨大代價,最早的央票出現於2002月9月24日,至2008年一季度,央票付息已累計5100億。
池子論提出一年後,2011年底,中國GDP增長9.5%,M2卻增長17.32%,而CPI已攀升至5.4%,顯然「外儲池子」並沒有控制住熱錢對實體的衝擊,熱錢已經外溢至實體。
04
至2012年,中國實體CPI與PPI雙雙大幅下降,實體經營面臨惡化,社會融資償息開始超越GDP增量,在宏觀上,實體進入全面虧損時期。
為維持資金鏈,錢荒呼聲絡繹不絕。然而,無論放出的資金第一站是哪裡,只要一進入市場,資金就會自動流向高收益地區。全面虧損時期的實體,難以成為資金的最終目的地。為解決錢荒問題而釋放的流動性,轉身就投入金融資產,資金脫實入虛,持續在房股中打轉。
相對股市,房市的影響及危害顯然更大,最起碼,股市加槓桿不是常態,也不會惡性推高實體經營成本。即算外資流走,股市泡沫破裂,對經濟的危害性也小得多。
但由於國內股市回報率低下,資金顯然更喜歡房,房成為實質上屯住流動性的「池子」。2014年中開始,政策試圖引導資金進入股市,以取代房成為新的屯住流動性的池子。但顯然,實體經濟下行壓力之下,股市走牛缺少了基本面的支持,最終在2015年以股災告終。
2010年那個讓外匯管理局官員擔心的,「如果下一步美元加息,資本反向流出的問題「,在2015年開始出現。
05
跨境資本流動的唯一目的就是收益,包含利差收益、匯率收益和投資(機)收益三部分組成。熱錢湧入推高了國內房價,逃離時影響的卻是金融安全。
為解決資本反向流出問題,2015年房市被迫重新推出台面,以資本收益率對沖匯率貶值,降低資本流出傾向。在2015年之前,房價更多是流動性氾濫之下的市場主導,而之後,則演變成了政策市。
2015年的房股輪番暴漲刺激了國內私人部門加槓桿的意願,M2增長自2015年4月份的10.1%飆升至2016年1月份的14%。以年度來看,2015年M2增速是2009-2018年間持續下滑趨勢中唯一一年有所反彈的。
2016年之後,私人部門加槓桿意願(或能力)開始消退,M2增長率重歸下滑趨勢。而金融資產價格風險問題皆從私人部門不再有意願(或能力)加槓桿開始。至2017年底,從M2-GDP-CPI來看資金流向已經偏離金融資產,金融資產價格風險問題開始暴露。
2018年,股災頻頻,暴雷頻頻。
2018年,資本收益在走低,利差收益在走低,匯率收益大部分時間也在走低,顯然,又到了考慮「資本反向流出的問題「的時間。
選哪項對沖?是提高資本收益?還是提高匯率收益?還是加息?
央行最終選了提高匯率收益,而資本收益也並不受央行把控。
06
而2019年從最新M2(8)、CPI(1.5)及PPI(0.1)來看,資金偏離實體流入金融資產。對應的結果是:工業處於通縮邊緣,實體債務壓力在加劇,而金融資產價格風險則略有改善。資金就有餘力在股債房之間小幅騰挪,驅動股市走一波短行情,解決股權質押問題,同時提高國內資本收益,降低資本反向流出壓力。
但無論是實體的基本面,還是股市走牛會從房市抽離資金層面來說,都不會允許股市走出大牛市。如自房市抽離資金引髮質變,以房市的體量與影響,爆發風險絕不是股市可以比擬的。多重限制下,一旦股市拉升力度稍猛,緊跟的就是股災。
對中國股市的「精細調控」執行有多困難?(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2019年2月1日,證監會就《證券公司交易信息系統外部接入管理暫行規定》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券商股票交易介面將重新放開,配資重現。一個月後,3月8日,監管明令券商規範外部接入,嚴查非法配資入市。
背後分明是希望股市漲,但又不希望股市瘋漲,不希望股市拉升力度過猛。然則越精細的調控執行越困難,尤其是相比2015年,基本面更趨下行,面臨的「資本反向流出的問題」也在加劇。
矯枉需過正,想尺度恰恰好,可能連是否能矯枉都成問題了。
3月14日,A股盤中下破3000點……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 宇真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