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負並不重要,跌倒了站起來的姿態才最重要。(圖片來源:Adobe stock)
贏未必可喜,輸未必可悲,勝負並不重要,跌倒了站起來的姿態才最重要。
【1】輸了成績不代表輸了人生
曾看過一位15歲少年自殺前留下的血書:
「老爸老媽,我離開是因為我成績差太多了,不可能考上高中,我也不想再給你們增加負擔了。我無法集中精力在學習上,只能放棄了,如果我還聽得進課的話,我會努力學習,考上大學的,可是我不行,我不願意做啃老的人,也不願做一個社會上的敗類,所以我選擇離開。」
少年的世界裡只有成績,成績不好,就是沒出息的表現;成績不好,就沒有活著的必要。
心理學有一個有趣的觀察,叫做「十一名現象」,意思是成人後有成就的人,並不是班上的前十名,而是第十一名到二十名。
科學家霍金,上學的時候,成績就從未進過前十名。
作業不整潔,學習能力差,又不會閱讀,一度是讓老師無奈和同學嘲笑的對象,有同學甚至還當著他的面打賭,說他這一輩子定會一事無成。
霍金對於他們的諷刺和打擊不予理會,專心投入到科學研究上。
後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霍金從毫不出眾的差生搖身一變為物理界的宗師級人物。
試想,當年從未進入前十名的他若是自暴自棄或是放棄生命,還會有如今偉大的科學家和科學發明嗎?
《素質教育觀念學習提要》中有這樣一句話,成績主要說明學習起點的新狀況,而不是提供終結性的結論。
輸了成績,並不代表輸了人生。不怕輸的孩子,才有機會贏。
輸了成績,並不代表輸了人生。父母要教會孩子面對輸。(圖片來源:Adobe stock)
【2】小時候輸不起 長大後贏不了
有父母把孩子的「輸不起」,看作是一種爭強好勝。
從兒童心理學的角度來講,孩子「輸不起」是一種正常現象,適度的爭強好勝能激勵孩子追求卓越,但過度的爭強好勝有害無益。
一是給孩子帶來嚴重的心理問題。
還記得轟動一時的香港教育局局長蔡若蓮的兒子潘匡仁跳樓事件麼?
25歲的潘匡仁從小就出類拔萃,中學就讀香港名校,去過海外留學,畢業回到香港工作。
多才多藝,會彈琴,酷愛運動,尤其跑步和單車,生前在一次單車比賽中,因受傷沒獲得好名次,患了抑鬱症,最終選擇跳樓結束生命。
出生優越,教育優良,本該綻放青春的年齡,僅僅因為輸了比賽鬱鬱寡歡、放棄生命,讓人唏噓不已。
二是扭曲孩子的人格和品行。
看過一例「合肥少女毀容」事件。
高中生周岩愛慕同校女孩陶汝坤,求愛不成,乘其不備,向女孩的頭上澆油並點燃,導致女孩毀容。
男女交往本應是你情我願的事,周岩卻因追求不得而做出如此喪心病狂的極端行為,這難道不是「輸不起」導致的惡果嗎?
還有「江歌事件」中被眾人唾駡的陳世峰,因不同意女友劉鑫與其分手,糾纏不止,喪心病狂殺害了和他毫無糾葛的江歌,這樣的人就算學霸,又如何?
看過一句話:想贏,是成功者的特質;而輸不起,則是失敗者的通病。
從小輸不起的孩子,長大後無法適應錯綜複雜的社會而變得苦不堪言,教會孩子學會輸,決定孩子一生的命運。
【3】為人父母最大的贏是教會孩子面對輸
吳鎮宇在《爸爸去哪兒》裡的一句話感動無數觀眾,他說「由於自己已經50多歲,孩子還小,一直怕有一天離孩子而去還沒有教好孩子」。
父母不能永遠守護在孩子身邊,孩子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風順,父母唯一能做的,便是引導他們正確看待「輸」:
1.給孩子體驗失敗的機會。
有的孩子輸的時候大哭大鬧,父母遷就孩子,刻意讓孩子贏。而不知讓孩子贏得了一時,贏不了一世。
英國心理治療師尼克·盧克斯摩爾說:
「無休止地從失敗的經歷中保護孩子們對他們是有害無益的,當失敗再次發生時,孩子們就會覺得很羞恥、難以理解甚至難以接受。」
2.培養孩子的豁達胸懷。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豁達的心胸是「輸得起」的關鍵。
別再對你的孩子說:
「期末考試考不到多少,看我怎麼收拾你!」
「你真窩囊,就知道哭,他搶你的,你不會和他搶啊!」
「上次還考了98分,這次怎麼變成88分了……」
這樣的引導,怎麼可能讓孩子「輸得起」?
3.在孩子面前學會輸。
常說「沒關係」:
「菜燒糊了,沒關係,媽媽下次就知道怎麼做了」;
「打羽毛球輸了,沒關係,爸爸注重的是過程,還得到了鍛練……」
還可以告訴孩子自己的失敗經歷、解決辦法等,言傳身教讓孩子明白輸不可怕,不站起來才可怕。
4.不用模糊語言誇讚孩子。
很多家長總是把「孩子,你真棒」、「你真是聰明的孩子」掛在嘴邊,讓孩子自我感覺良好。
一旦孩子犯錯被家長批評,「剛說我真棒,這會又說我真笨……」
所以父母誇孩子的時候要使用清晰的語言,評價具體的行為。讓孩子分清父母只是對他的某一行為不滿意,而不是對人。
吳京說過一句話:「我從不害怕從頭開始。」
願每個孩子都有吳京這種「輸得起」的自信,以及應對失敗的積極態度。
願每個孩子都能以闊達心態對待輸贏,做一個能贏也能輸的大氣之人。
責任編輯: wendy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