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壓力之下,中國的物價何時騰飛?(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18年9月15日訊】雖然2018年下半年以來物價開始升溫,讓市場對未來的通脹預期基本達成了一致,但通脹何時開始成患卻是很需要研究的問題。
從下表觀察可見,中國的進口總金額從2017年11月開始(2月農曆新年月份除外),一直變化不大。這裡或有政策的原因,是平衡國際收支、穩定外儲的需要,當國際收支開始承壓的時候,需要穩定進口。
2017年9月以來中國對外貿易進出口總數據一覽(作者製表)
未來,刺激通脹成患的應該是下面兩個因素的組合:
第一,是金融因素。
當外儲出現快速下降威脅到進口的時候,就會形成通脹的刺激因素。
為何現在出現了控制進口的跡象哪?肯定和經常項目有關。根據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的國際收支數據,2018年一季度,中國經常項目逆差為341億美元,這是2001年6月以後,中國第二次出現經常賬戶逆差,也是最大的一次。二季度的經常項目為順差58億美元。上半年經常項目為逆差283億美元。此時,就不適宜繼續擴大進口,否則國際收支的壓力加大,人民幣貶值的壓力加大。
未來,如果經常賬戶再次出現季度逆差,尤其是逆差規模比較大的情形下,進口受到的制約就會比較嚴重,此時,對通脹的刺激性就會增強。考慮到貿易戰的影響會在本季度或下一個季度開始顯現,需要密切關注經常賬戶數字的變化。但估計對進口產生明顯影響的時間應該不會遲於明年一季度。
第二,是貿易戰和庫存的因素。
中方已經使用大豆對美國發起的貿易戰進行反擊。當對美國大豆徵收25%的關稅之後,自美國進口的大豆成本就會上升,進口商就會將訂單轉移到巴西和阿根廷。但巴西和阿根廷根本無法滿足中國大豆的進口需求,就會造成進口的下降。2018年5-7月中國大豆進口量出現下滑,分別為969、870、801萬噸,7月份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0.6%。
為什麼進口下降,國內價格卻變動不大哪?這應該與庫存有關。這是很多人忽視的問題,庫存狀況對價格的影響有時比產量變化更重要。
到今年5月,中國庫存大豆為773萬噸。假設這個數字到今天沒有改變,2017年中國消耗大豆11079萬噸,平均每月923萬噸,如果今後每月進口數字按800萬噸計算,每月缺口是123萬噸,庫存的773萬噸還可以滿足補充未來6個月的供給。6個月之後,就只能採購美國大豆,在關稅的影響下,帶來的是價格的快速上升。
中國有幾個省份出現了非洲豬瘟,或許會少量影響大豆的需求,但生豬存欄量的下降,會影響豬肉的供給,推動豬肉價格,同樣會刺激通脹,所以,這一因素對通脹的影響不可以不考慮。
美國大豆的國際價格會明顯低於巴西和阿根廷的大豆價格嗎?似乎不可能,因為一旦出現明顯價格差距的時候,歐洲就會採購美國大豆,讓兩者的價格趨於一致(即便有差別,也不會大)。可這會讓將來南美和美國大豆的到岸價不一致,此時,南美大豆就會提價,讓到岸價趨於一致。
自從貿易戰爆發之後,巴西大豆已經出現多次提價。5日,阿根廷總統馬克里說,將對出口商徵稅以提高政府收入,也會提升阿根廷大豆的價格。這都是對未來預期的反應,讓南美與美國大豆的到岸價趨同。
也就是說,6個月後,也就是明年的二、三月份(中國新年前後),大豆庫存就會耗盡,國內採購商在與國外談判時會處於被動地位,有望迎來大豆價格的快速上升。
上述只是以大豆作為說明。事實上,7月其它農產品的進口也出現了下跌,有些品種的跌幅還很大,比如:玉米同比下降63.7%,小麥同比下降43.3%,大麥同比下降16.2%,高粱同比下降62.5%,與大豆進口同比下降的原理或許是一致的。
大豆和農產品價格的上漲,其影響將是全方位的,包括禽畜肉類、水產、食用油、食品等。
今天,一些商品的價格正在成「妖」(比如扑爾敏的原料藥),這是在進口受限之後,國內很多廠家就對商品價格具有了壟斷能力,當然有能力肆意提價。這在以往是不可能的,因為國內商家一旦肆意提價,商品進口就會增加,對價格形成打壓。但這種成妖的價格終歸反應在部分商品上,對通脹的影響還相對溫和。可一旦農產品和食品價格普遍上漲,就會形成全面通脹,讓通脹成患。
上面應該密切重視這一問題了,這關係到十幾億人民的生活,特別是會嚴重影響我們這些底層民眾的生活。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 宇真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