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講堂】中暑的中醫調理(圖)
中暑在中醫還分為陰暑與陽暑,用藥完全不同,需要加以分別。(圖片來源:Adobe Stock)
中暑在中醫還分為陰暑與陽暑,陽暑屬於西醫的中暑,包括:先兆中暑、輕症中暑與重症中暑;陰暑是濕困脾陽,氣機不暢、全身無力的症狀,常是暑熱貪涼,溼氣內遏的現象,用藥與陽暑完全不同,需要加以分別。
陰暑類似疰夏。疰夏之病名始見於金・朱丹溪,其臨床特徵是飲食少進,甚至不思飲食、全身無力、懶動少言,症狀可持續數日,常常被忽視。
若口渴明顯、五心煩熱、小便較黃,但仍是嗜睡、無力、疲倦,此時可用李東垣的清暑益氣湯(黃耆、蒼朮、升麻、人參、澤瀉、神麯、橘皮、白朮、麥冬、當歸、甘草、青皮、黃柏、葛根、五味子)清暑祛溼,益氣生津。可以看出此方幾乎都是腸胃藥,加入少量的黃柏,配合麥門冬清暑熱,主要還是在健脾利溼、提升陽氣,意在恢復精神與體力。若已經口中痰黏、渴不欲飲、大便稀溏、舌苔白膩,表示腸胃功能已經很差,可用厚朴夏苓湯(藿香、厚朴、半夏、茯苓、杏仁、薏苡仁、白豆蔻、豬苓、淡豆豉、澤瀉)祛溼行氣,恢復體力。
陽暑表現出來的是一派火熱之象,如:高熱、煩躁、口渴、小便短赤等等,可用白虎湯(知母、石膏、甘草、粳米)解熱去煩;此方藥簡力洪,可在數劑之內迅速清解內熱。若熱象沒有十分緊急,還尚有虛羸乏力之象,可用王孟英的清暑益氣湯(西洋參、石斛、麥冬、黃連、竹葉、荷梗、知母、甘草、粳米、西瓜翠衣)清暑熱、益陰氣。
陽暑患者首先應移至清涼之地,飲淡鹽水,冷溼毛巾敷拭身體以降溫,至少讓體溫降至38度以下,脈搏降至110次以下。
有些食物有消暑作用,如:綠豆、仙草、愛玉子、水梨,可適量選用。夏日飲食宜清淡,不濃煎厚味或油膩不爽,此易加重脾胃負擔,積溼積熱。飢餓時應避免在戶外勞動,此時比較容易頭暈、中暑。而容易罹患疰夏的患者,一定要少用冰品,以免產生疲倦無力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