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診病不用儀器,全憑目視、耳聞、口問、手摸。(圖片來源:Adobe Stock)
中醫診病是四字決病——望、聞、問、切。
中醫診病不用儀器,全憑目視、耳聞、口問、手摸,詩書藥囊走天涯。西醫診斷需化驗、儀器透視掃瞄、現代科技琳瑯滿目,缺一不可。
望是觀形。項目很多,如:望神、望色、望皮膚、望身形、望動作、望姿態、望大小便、望舌等。望舌還包括:辨舌色、舌態、舌苔、舌質,其中的變化還有潤、燥、糙、滑、厚、薄、膩、腐、剝落、有根、無根等。
聞是聽聲嗅氣。聽語聲強弱、虛實、清濁、聽譫語、鄭聲、呼吸快慢、強弱、緩急、粗細、咳嗽聲、嘔吐聲、呃逆聲、嘆息、緩氣、嗅口味、鼻氣。
問主要是問病。明代醫家張景岳有〈十問歌〉:「一問寒熱二問汗,三問頭身四問便,五問飲食六問胸,七聾八渴俱當辨,九問舊病十問因,再兼服藥參機變,婦女尤必問經期,遲速閉崩皆可見,再添片語告兒科,天花麻疹全占驗。」
切主要是診脈。現在的診脈技術,主要由大醫家扁鵲所奠基,司馬遷曾經說過:「至今天下言脈者,由扁鵲也。」古時診脈,要三部九候,至少要診12處,三部脈是指人迎、寸口和趺陽脈,再把人體頭部、上肢、下肢分成三部,每部各有上、中、下三處的動脈,在這些部位診脈,稱為三部九候。自扁鵲後,簡化遍診法,一般只候寸口脈,稱為「獨取寸口」。寸口脈分寸、關、尺三部,每部各以輕、中、重的指力,相應分為浮、中、沉三候,共為九候。
西晉王淑和《脈經》問世後,切脈成為一門專門的學問。王淑和總結了24種脈象:浮、芤、洪、滑、數、促、弦、緊、沉、伏、革、實、微、澀、細、軟、弱、虛、散、緩、遲、結、代、動等24種,還把脈、症、治三者結合起來,特別是《脈經》出現於玄學氾濫的魏晉時代,就顯得格外可貴了。
患者常常以切脈衡量醫家水明的高低,也有許多醫師豪言,不用病家開口,切脈知病根源,其實這是不完全的。因為中醫論病是「四診合參」,望而知之謂之神;聞而知之謂之聖;問而知之謂之工;切而知之謂之巧。神聖工巧,四能必備,缺一不可,以望為首要。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