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曾對卓別林說:「你不發一語,但是全世界的人都懂你。」(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接續〈經典!那些膾炙人口的卓別林電影〉一文。
「卓別林」不發一語卻受推崇
卓別林於《淘金記》中詮釋了一場「麵包舞」,不須言語即表露心情。
《淘金記》講述夏何洛去阿拉斯加淘金的故事。
雖然我並未將卓別林所有的作品一一觀賞過一遍,而且也早已習慣現今充滿絢麗色彩、大氣磅礴以及繁複的畫面結構的現代電影,但不得不說,卓別林的作品能夠動人,真有它的意義所在。或許是提前先獲悉他是位反戰人士吧!那麼,自然而然就更能懂得他會讓本有的人道精神在電影中散發著璀璨光輝。即使他一句也不說,我們都能懂。被譽為擁有世界上最聰明的大腦的愛因斯坦,就相當推崇卓別林的電影。
愛因斯坦曾寫信給卓別林:「我相當欽佩你的藝術,它是如此的國際化。你不發一語,但是全世界的人都懂你。」(What I admire most about your artis that's universal. You don't say any word and the whole world understands you!
卓別林則回說:「這是真的!但是你的榮譽更偉大,全世界的人都不懂你,但他們還是敬佩你。」(True. But your glory is greater! The world admires you while no one understands you!)
瞧!稱讚卓別林的人可是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吶!能執導出被愛因斯坦如此讚許的作品的電影人士能有幾人?這兩位世界名人的對話還真是有趣,難怪令人莞爾,難怪被廣為流傳。
「卓別林」獨創鮮活又精妙的電影藝術
在《尋子遇仙記》、《城市之光》、《淘金記》等作品中,卓別林創造的流浪漢一角實在殊異。這號人物之所以在群眾中顯得突出,一大半來自於他認知的世界與他人不同,當他依順性格與想法來做出反應時,那恰恰是與他人造成扞格之處。他的認知與他人絕對不同,或應該說是與這個世界、這個社會是截然不同的,因為他與社會之間的衝突是大於個體之間的衝突的。但是,他又視這樣的自己為理所當然。所以沒有發笑的主角本身就與其他角色產生了衝突,畫面上的對立與衝突,在某一定程度上締造了笑料,引發觀影者的會心一笑。
另外,無論是《淘金記》中,那位飢餓到烹煮了皮鞋來吃,用叉子叉著鞋帶的小人物,還是在《摩登時代》中,那位以同一動作機械化的不停工作著的工人,卓別林都以巧妙的構思來塑造出經典的螢幕畫面,讓人難忘。我們在瞭解這號小人物帶來的意義時,就得更深入瞭解創作者卓別林的本意,這樣才能更完善且更深刻的掌握電影語言中隱微的精妙之處。或許,這樣才能真正瞭解隱伏不顯、各階段的深淺不同的諷諭意義。或許那諷諭是連卓別林自己都不甚清楚自己想要揭示的社會問題與批判意識究竟為何,這就是創作的奧妙之處!
法國電影評論者戎・米提(Jean Mitry)曾於《卓別林的電影藝術》中說道,卓別林的影片是兼具詼諧與戲劇性的作品集,「很多段落的芭蕾彼此密合無間,均衡和諧連結而成一邏輯延續性的整體。反諷與譏嘲的描繪,以及充滿人性的主角那獨特的個性,有著極為深刻的意義。這風格化的人物是現實的再現;而喜劇效果是來自動作顯示的特殊含義,並非由動作本身直接而來。因此越加突出夏何洛內在象徵性格與外在身分的行動二者一貫的存在方式,可以透視他的傳奇故事。」
一、表現形式受影評者讚賞
戎・米提明確的指出卓別林的電影創作之所以價值甚高的原因所在:「卓別林把各種非電影元素引進電影的領域,諸如舞蹈、芭蕾、啞劇等形式。他的問題是:如何把這些形式,巧妙的使用電影語言使之再現。因此,卓別林的電影包含兩個層次,即舞蹈、芭蕾、啞劇等表現形式的內容,與電影語言再現的外在形式。」
卓別林最擅長的啞劇(默劇),米提給予極高評價,認為與其他的啞劇有著天壤之別:「卓別林的動作自然而真實,一般人的啞劇動作則是抽象的象徵符號。」
其實,啞劇是根據一般人於現實中的動作來歸納出一套可行的動作與表情上的模仿,可是卓別林卻能超脫於基本原則--「模式」以外。米提認為這是起因於卓別林的啞劇動作並非預構的模式,他的動作是「瞬間自然的反應,完全是內在思維、精神的立即外在反射,而不是一種具有抽象意義,可以反覆再三、萬靈不誤的『標準』動作」。
法國導演巴霍(Jean-Louis Barrault)亦曾表示,「卓別林若演醉鬼,會從頭上醉到腳下,醉到天上的星星在打轉。他從不演得過火,別人要花兩分鐘比手畫腳,他只消十五秒即表達無遺。」
二、舞蹈的編排多變卻自然
卓別林編排的舞蹈與肢體動作相當多元,並與故事情節自然的融合在一起,使得電影更加豐富精采。
另外,卓別林在片中編排的舞蹈,米提亦認為是「一種迴避直敘的手法……卓別林的舞蹈,並不囿於某一類型,而是活潑多變的表現形式。他創造獨自的韻律格調,基於心理變化的條件,重新創造自然美妙的舞蹈。他的芭蕾也不例外。與舞蹈、啞劇動作一樣,其姿勢、步伐與運轉,完全視劇情之需,受整體情境的支配。其節奏因舞者心境的韻致而成,不留斧鑿之痕。簡言之,卓別林的芭蕾是神化再塑的舞術,與作品中諸要素結合無間,渾然一體。」
就連卓別林手拿叉子,以叉子為腳,麵包為鞋而跳動的「麵包舞」都顯出其巧妙的心思。「麵包舞」搭配著角色當下的情感與精神狀態,表情與動作詮釋得到位,在在令人印象深刻。
卓別林獨創鮮活的電影藝術
我相信,若是有人在模仿卓別林的「夏何洛」造型與肢體動作,有在關注電影之人絕對一瞥即知曉他是在模仿鼎鼎大名的「卓別林」。為什麼?全因為卓別林開創的人物實在是具備了能輕易的與其他角色區隔開來的個人風格,因此真的是太經典到在世界上闖出了大名。單單幾個動作,甚至是一個道具就可能讓人明瞭,眼前的表演是專屬於「卓別林」風格的。
卓別林之所以能創造出跨越國家、語言等圈限的電影角色,全來自於他獨創出角色個體的活躍風格與其能隨心境而舞動的鮮明語言--肢體動作。因此,將這個角色置放在哪一個位置上,他都能被群體給襯托出來,進而留駐於觀眾內心,成為大螢幕的經典人物。
電影最棒的地方,莫過於實踐了現實中無法成真的夢想。當腦中構思的離奇玄妙的畫面一一化作大螢幕上的影像,那真是讓人又驚又喜。卓別林眼見自己的無形思維與想像一一化做實物,創作一一受到吹捧,應該是欣喜萬分,這也真多虧他年幼時的自我鍛鍊。在童稚時期就想當表演者的卓別林,並非一蹴即成,他可是步步朝著演藝之路前進的。即使年幼的他不是那麼清楚表演技藝究竟是甚麼,他卻在以母親為表演老師之際,展開了學習,懂得模仿他人,懂得嘗試以各種肢體動作來表達心意。歷經數年後,他確實開始站在舞台上演出了。經過數年的磨練,他的夢想更堅固、更具體,也更龐大了。他跨入電影圈後,開始在那領域中開創出一片廣博世界。
《白鯨傳奇:怒海之心》(In the Heart of the Sea,2015)有句電影詞兒說得好:「知識的終點,是臆測的開始。」不過,就算是未到知識的盡頭,若是想將不一樣的精神內涵傳遞出來或創造出與眾不同的電影,自然得大步邁開,率先步履在眾人之前,推敲再推敲、斟酌再斟酌……
「卓別林」風格待模仿與突破
雖然從現今的眼光來看卓別林電影,難免會覺得有些地方的講述方式過於快速,難以銜接人物隨即而來的心路歷程,缺乏震撼人心的聲光效果的黑白畫面也顯得粗糙。但是,任誰都不得不認同,卓別林的確開創電影藝術的新形式。他在那個時代塑造的夏何洛已經超越時間、地域,就這樣烙印在眾人心裡。
短鬍、手杖、大鞋、寬鬆褲子已經成為喜劇大師卓別林的鮮明符碼,在沒有卓別林的演繹功力之際,若又缺乏像這樣迥異又令人印象深刻的外觀造型,實在難讓人產生好奇而多關注幾眼,因此也就不可能再創造出一個能活躍在任何時代的電影角色了。其實,卓別林開創具備了自身特色的電影藝術,卻也靜待著後世的突破。即使他逝世多年,默劇時代也早消逝,卻仍有許多人不斷模擬著卓別林那鮮活無比的肢體語言與表達能力。這應該是因為「卓別林」被視作一個有水準的表演坎兒,供表演者許下心願,期許自己在以他為榜樣之際,還能跨越並再獨創出一個緊緊抓住世人目光的經典作品或電影角兒。
無論如何,卓別林都如《舞台生涯》中的喜劇演員Calvero所言的那樣,「他的家在劇院」,他適合在舞台上大放光彩,與世人分享他的絕妙點子。想必卓別林在將內心想望化為實景之時,即能從拍攝過程中獲得滿溢的歸屬感與成就感,因此才能令電影藝術達到獨樹一幟的極致,供後人學習與仰望。
參考資料
一、書籍
路易士・盧克作;卡塞萊斯・阿瓦特繪《名人傳記——我的偉人朋友:大家好!我是卓別林》(台北:明天國際圖書,2010)
查理・卓別林著;孫實譯;梁實秋主編《名人偉人傳記全集36卓別林》(台北:名人,1982)
戎・米提著;杜讚貴譯《卓別林的電影藝術》(台北:志文,1979)
二、網頁
〈當卓別林參加模仿卓別林大賽,而且輸了〉(MPlus)
〈你所不知道的默劇大師,卓別林的10件奇事〉(言人誌™)
〈〔查理・卓別林〕如今人們還會被他逗笑嗎?〉(言人誌™)
〈幽你一默:搞笑英語口語對話〉(每日頭條)
卓別林、城市之光、AFI百年百大電影(維基百科)
三、卓別林電影
《尋子遇仙記》(又譯《棄兒的故事》、《孤兒流浪記》,The Kid),1921
《淘金記》(The Gold Rush),1925
《城市之光》(City Lights),1931
《摩登時代》(Modern Times),1936
《舞台生涯》(又譯《舞台春秋》,Limelight),1952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