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驢得水》劇照
【看中國2016年12月26日訊】今天看了一部電影《驢得水》,覺得以前所看過的中國電影,無出其右。從拍攝成本來看,非常小製作,然而作品表現,舉泰山若羊毫。故事每一個細節、每個台詞都有承前啟後的格律和韻味,既有舞台劇的張力,又有海明威式的簡潔,更有《紅樓夢》般環環相扣的深刻底蘊,而且是用土得掉渣兒來霧霾化了的底蘊。編導、演員功力非常深厚,尤其女主角,一個其它影片中從未見過的演員,其貌不揚的一個弱女子,其藝術功力,讓我看到了那個一輩子怕女人、向吳王僚跪獻「魚炙」的專諸,看到了易水邊的白衣、漸離的筑、擎著干雲歌聲遠去的背影。
以上優點還只是技術層面,而該電影所表達的內涵,尤其對社會、政治、思想和人性等的展現,豐富多彩、深刻入骨、淋漓盡致。我們每個人、每個家庭、團體、每個社會、環境,革命領袖、王侯將相、宮女太監、三教九流,似乎每一張嘴臉,都在其中勾出了輪廓。民國前、文革中、改開後、甚至歷朝歷代,都能找到既典型如彫刻又生動近乎怪誕的影子。「人間喜劇」的戲台上,精彩處比比皆是。電影中,每個人都在奮鬥,為了不同的目標,做著一次次取捨,一次次犧牲。每一次舍棄、每一次犧牲,每個人都以各自不同的目標為藉口,從不同的歷史、科學或哲學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片段,作為理直氣壯或萬不得已的事實依據。目標雖然針對不同層次、不同角度,但都是各自利益的索取;舍棄與犧牲的雖然面面俱到,但永遠是各自尚存的道德倫理和人性尊嚴。謊言如夢幻般被幾乎所有人共同編織,越編越大,越大越漏,越漏越編……循環往復。一個人編織的是美夢,大家合夥編織的是美國夢。
電影《驢得水》劇照(圖片均來源於豆瓣)
電影的結尾散發著無限詩意:當放棄了尊嚴卻在離實現僅一步之遙時,「美國夢」被現實的「意外」捅破後,小女孩兒佳佳坐著驢車離開,好奇地打開一個箱子,裡面是許多五顏六色的小綵球。(那應該是學校裡那個愛戀她、教她天真又毀滅她天真的青年男老師贈送的。此前他曾送給佳佳一個紅色小球,並逗她說,小球很金貴,因為來自美國,她天真地相信,曾一直對紅色小球執著而珍重)驢車的軲轆壓過一塊拳頭大的石塊兒,然後,前仆後繼的彩色小球歡快地一蹦一蹦下了山坡。耳邊再次響起了被逼瘋、最後不小心被槍自殺了的女主角曾經吟唱過的、一首略帶西方小資情調的愛情主題、卻洋溢著自然風光的歌曲。曲調依然輕快、柔暢,歌聲依然舒適、愜意、如大自然般無所謂,可是聽在心裏,卻讓我肝腸寸斷,又欲哭無淚。
田野、山坡、歌聲中歡蹦亂跳的綵球……畫面中心是一行畫龍點睛的歸宿:「孫佳離開三民小學後,去了延安,投奔她的大哥」。
彷彿聽到路邊一個叫做荷馬的盲人,用悠悠的歌喉,詠嘆著獲勝的特洛伊勇士,整齊劃一地推著美輪美奐的戰利品——一匹巨大的木馬,跨過堅固的城門,雄赳赳,氣昂昂,趾高氣揚……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