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高房價:是經濟命門還是圖騰?(圖)

【看中國2017年3月18日訊】通常,庫存大、產能過剩的情況下,價格就會下跌。庫存越大、產能過剩越嚴重,跌勢持續時間越長,跌幅越大。當價格下跌到一定程度,供應就會減少。同時,當價格下跌到市場能夠接受的程度,與消費對接,調整就算告一段落。

而中國現在的情況完全打破了這一規律。在庫存大、產能過剩嚴重的情況下,直接卡住源頭,收緊供應。同時,通過貨幣貶值壓力帶來的緊張效應,引發搶購,促使價格飛漲。這種現像在經濟史上也算是非常罕見的。但非常有效。於是,在去房地產庫存的過程中,房價上漲。在去產能的過程中,相關過剩嚴重的品種價格上漲。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結果呢?在「通常」的狀況下,供應、消費都是市場化的,無論是供應端還是需求端,都是無數的主體,沒有人能夠輕易操縱市場,影響價格。而在中國,供應方在有關部門手中,行政權力可以直接從源頭上影響供應,通過供應影響價格。

這就是為什麼,在房價低迷的情況下,從2015年底開始的去庫存化運動,突然推動房價拔地而起的根本原因。


中國的高房價:是經濟的命門還是圖騰?(網路圖片)

而這一做法,正在房地產庫存嚴重的三四線城市上演,做法非常簡單,收緊土地供應。中國官方的人民網1月12日發表了一篇題為「庫存嚴重三四線城市或暫停供地」的報導:國土資源部部長姜大明在當天召開的全國國土資源工作會議上表示,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國情、適應市場規律的基礎性土地制度,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其中特別提到,「對去庫存壓力大的三四線城市要減少以至暫停住宅用地供應」。

如果供應端收緊,就能成功控制價格。問題是,這樣做的後果是否可以一直被忽略?

3月14日,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1-2月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7960億元,同比增長9.5%,比上年12月回落1.4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回落0.7個百分點,創下2006年2月以來最低。消費對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消費的低迷給中國經濟的發展帶來諸多不確定性,而消費低迷的原因,與高房價對消費的抑製作用密切相關。

高房價從三個方面影響消費:其一,高房價成為許多家庭沈重的負擔,那些需要買房而沒有買房的人,也需要通過節衣縮食來積攢買房的錢。其二,房價飛漲,拉動房租上漲,房租的成本將納入到商品中從而導致商品價格上漲,從而,抑制消費。其三,推動房價上漲的一個重要因素是貨幣貶值,而貨幣貶值會稀釋民眾的財富,稀釋民眾的購買力,從而影響消費。

高房價正在成為中國經濟的命門。房價上漲的神話不破滅,資金脫虛入實就同樣是一個神話。而房價上漲的神話一旦破滅,金融安全、政府的財稅收入等等,都會受到影響。在這種情況下,房地產就成了一種圖騰。原始社會,我們的祖先把生殖器當成圖騰,這種原始的圖騰代表著世代繁衍生生不息的強大生命力。當房地產成為一種新的圖騰,我們該如何解釋這種圖騰所蘊含的意義呢?這種圖騰跟原始社會相比,是一種進步還是倒退?

2015年1月23日,中國官方的人民日報刊發了一篇題為《一些貧者從暫時貧困走向跨代貧窮》的報導,其中提到:1995年中國人的財產基尼係數為0.45,2002年為0.55,而2012年,中國家庭淨財產的基尼係數達到0.73,財產不平等程度近年來呈現升高態勢,明顯高於收入不平等的程度。貧富差距已具有一定的穩定性,並形成了階層和代際轉移,一些貧者正從暫時貧困走向長期貧困和跨代貧窮。如果不想辦法改變這一情況,貧富差距便會趨向穩定化和制度化,成為一種很難改變的社會結構,社會階層流動通道也將被嚴重堵塞。

高房價正在成為導致「一些貧者從暫時貧困走向跨代貧窮」的最重要推手。

《後漢書·仲長統傳》曰:「安居樂業;長養子孫;天下晏然;皆歸心於我矣。」《漢書食貨列傳》云:「各安其居而樂其業」。當住房的居住功能被削弱,而成為炒作的工具。當兢兢業業做實業一生不如炒房者一年的收入,這不是簡單的能否安居樂業的問題了,而是官方媒體那篇報導所提及的從暫時貧困走向跨代貧窮的問題。

無論何時,貧者的上升之路被封堵,都比貧困本身所帶來的後果顯得更為嚴重……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時寒冰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