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對待說過的話,答應別人的事情,真可謂「一諾千金」,說出去的話,潑出去的水,絕不會反悔的。才有了古代對待諾言的「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的說法。
東漢的範式,字巨卿,是山陽郡金鄉縣人,又名汜,他和汝南郡的張劭交了朋友。張劭,字元伯,兩人曾一起在京城裡的太學學習。後來範式請假回家時,對張劭說:「兩年後我回來,一定來拜訪你的雙親,看看你的孩子。」兩人就共同約定了日期。
後來,約定的日期就要到了,張劭就把這事全告訴了母親,請她準備飯菜來迎接範式。他母親說:「兩年的離別,相隔千里的諾言,你怎麼會相信得這樣認真呢?」張劭說:「巨卿是個重信用的人,一定不會違背的。」母親說:「如果是這樣,應該為你們釀酒了。」
到了約定的日期,範式果然來了。他登堂拜見了張劭的父母,就一起飲酒,極盡了歡樂後才和張劭告別。
後來張劭臥病不起,病情很重,同郡的郅君章、殷子征從早到晚照料看護他。張劭臨死時,嘆息道:「遺憾的是還沒能見一下我那生死與共的朋友。」殷子征說:「我與郅君章對您盡心竭力,我們如果不是你生死與共的朋友,那麼你再想找誰來與你相見呢?」張劭說,「像你們這兩個人,只是我活著時的朋友罷了,山陽郡的範巨卿,才是我所說的生死與共的朋友。」一會兒張劭便死了。
範式忽然夢見張劭穿著黑祭服,帽子也沒繫好,垂掛著帽帶,拖著鞋子叫道:「巨卿,我在某日死了,該在某日下葬,永遠回到地下去了,您如果沒有忘記我,是否能再見我一面?」
範式清清楚楚地醒過來,悲痛地嘆息著,禁不住哭泣起來,眼淚直往下掉,於是他就穿上了給朋友服喪時穿的衣服,按照張劭的安葬日期,趕馬前去奔喪。
範式還沒有趕到而靈車已經啟行了。一會兒靈車就到了墓穴,馬上要把棺材下葬到墓穴中去了,而棺材卻不肯朝前了。他母親撫摸著棺材說:「元伯,你是否還有什麼指望呢?」於是就把棺材停下。
過了一會兒,便看見白車白馬,有人痛哭著奔來。張劭的母親望著那車馬說:「這一定是範巨卿了。」一會兒範式就到了,他磕頭弔唁,說道:「走吧元伯,死者和生者走不同的路,從此我們永遠分別了。」
參加葬禮的上千人,都為他們的別離而淌眼淚。範式便握著牽引棺材的繩索向前拉,棺材這才向前移動了。
這個故事在《三言兩拍》中也有,只是結局不同罷了。古人對待誓約的精神,才是我們應該學習的。
責任編輯: 袱唯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