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2012年證券市場:鍍金時代消失

作者:葉檀  2012-01-01 14:51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證券市場在經歷了艱難的2012年之後,將迎來喜憂交織的2012年。在金融去槓桿化時代,房地產市場、證券市場財富效應一齊下降,資本貨幣的鍍金時代消失,債務時代到來。

總體而言,2012年將延續2011年的宏觀經濟環境,債務危機與去槓桿化將繼續,實體經濟復甦乏力,寄望於寬鬆貨幣政策的投資者將飽受失望打擊。但在具體的政策、案例、點位上,市場的偶爾反彈可能帶給投資者以驚喜。

與實體經濟一樣,證券市場一樣處於轉型時代,投資界人士要有充分的心理準備,應對隨轉型而來的困難、博弈、憤怒與失望。

實體經濟不支持牛市誕生

2011年12月13日是個標誌性日子,這一天上證指數回到了十年前的2245點,留給投資者的是一地雞毛,也讓2010年底的牛市憧憬者無言以對。2012年,能夠安慰投資者的是,再壞也壞不過2011年,連2011年的困境都經歷過了,投資者還有什麼可怕的呢。

無論是實體經濟還是就估值、中國證券市場的根基,2012年的證券市場不具備產生牛市基礎。

實體經濟處於轉型期,2012年的經濟增速將低於2011年,全球債務危機不會有根本性好轉,在個別經濟有可能進一步發酵,經濟有轉向滯脹的可能。隨著企業盈利下降,目前市場所認為的估值優勢、安全邊際將不復存在。

支撐中國經濟的三大支柱,投資、出口與消費,投資增速保持穩定,出口對GDP增長為負,內需還在培育之中。

考慮到從2009年開始的投資週期規模較大,因此投資保持穩定意味著新增投資數量下降,投資增速能夠維持在2011年25%左右的水平已經算不錯。

從2010年開始的房地產調控收到顯著成效,如果房地產投資保持2011年的四季度的增速,則固定資產整體投資將下降2個百分點左右。更令人擔憂的是,製造業投資增速下行,目前貨幣泡沫與較重的稅負疊加,又逢經濟下行週期,從事製造業的很多實體企業基本處於無利可圖的狀態。如果說2011年上半年是中小企業爆發,那麼到2011年下半年,實體經濟經營困難的風潮已經蔓延到上游資源性企業,大中小企業先後陷入困境——鋼鐵、機械工程等與基建相關的行業,幾乎無利可圖,甚至無法保本經營。

能夠彌補實體經濟的是一個重點建設項目,如保障房、水利工程等。但投資者對此應保持足夠的清醒。保障房、水利等民生工程確實應該建設,但不等於盈利空間大。保障房的盈利空間十分狹窄,利潤在3%以下,地方政府的債務壓力極大,保障房大規模建設不會擴大上下游企業的盈利空間。水利等基建同樣如此,大規模的投資不會很快帶來盈利,更不會帶來高額盈利。以高鐵為例,我國高鐵建設鋪設了一條遍佈全國的高速軌道網路,但高鐵公司的負債與盈利令人堪憂,連中國客流與貨運量得到保障的廣深與大秦鐵路,都不可能帶給投資者好的回報,何況其他公司?

證券市場走好的前提是實體經濟較為強勁的復甦,找到新的經濟增長極。在內需、新技術等領域,我國尚未取得新的經濟增長點,而傳統的製造業與房地產業下行不可扼制,此時奢談市場走牛是不負責任的。

市場在谷底震盪筑底

既然實體經濟是緩慢復甦,說明市場雖然在谷底,但不會比2011年更糟。

市場的恐慌情緒到2011年到達極致。股指期貨各期合約在12月14日,已經連續第五個交易日全線下跌。主力12月合約收報2419點,跌0.97%,較滬深300現貨指數升水拉大至20點以上。現貨指數首度跌破2400大關,創下近33個月新低。

恐慌情緒釋放,多頭失去還手之力,就是市場逐漸回暖的開始。市場在谷底震盪,以尋找市場底、技術底。

利好消息是,明年貨幣政策有可能穩中略鬆,為了保持經濟穩定增長,存款準備金率存在進一步下調空間。而銀監會不再繼續提高銀行業的監管標準,說明銀行業不會像2010年、2011年一樣大規模再融資。當然,融資還會繼續,2010年全年滬深兩市IPO首發349家,公開增發10家,定向增發160家,配股20家,共募集資金10,105.21億元,實際募集資金9,839.51億元。截止2011年12月4日日,全年滬深兩市IPO首發265家,公開增發10家,定向增發155家,配股12家,共募集資金7,129.5億元,實際募集資金6,944.22億元。預計2011年的IPO數量基本與2010年持平。

投資者一致看好的估值安全邊際,其實並不安全。2011年12月13日,創業板一年滾動市盈率39.7倍,中小板滾動市場率28.6倍,而全部A股為14.2倍,中小板、創業板相對於主板存在2倍以上溢價,中小板、創業板的估值不低,而我國金融機構與境外上市金融機構比,估值也不算太低,當然,與其盈利指標比,估值相對較低。

市場在突破2300點的關鍵點位後,還有可能下調。2008年1664點時各分類指數市盈率分別是上證A股13.27倍、深證A股14.67倍、滬深300指數12.51倍、中小板16.20倍。而2011年年底,上述指數的估值情況分別是上證11.59倍、深證25.81倍、滬深300指數10.91倍、中小板30.05倍。似乎中小板風險更大。

但從目前計算來看,2008年時13.27倍的估值是以盈利預期連續下調後的最低值作為參考,而目前的11.59倍並未充分考慮盈利預期下調的因素。如果按三季報上市公司3.2萬億元的存貨計算,這部分存貨以原材料和產成品為主,按照CPI下行週期折價10%的中性預測,那麼減值準備達到3200億元,按100%沖減當期利潤計算,那麼A股的總盈利將減少3200億元,按12倍的PE計算,這部分損失影響到的市值將是3.84萬億元,佔到A股總市值26.5萬億的14.4%。按此計算,上證指數跌幅14.4%對應的區域是2000點附近。

隨著明年一季度經濟收緊,相信到年中政策將略有放鬆,在財政與貨幣政策方面微調,以保證經濟增速,經濟週期與政治週期可能支撐一輪反彈,可以預計在弱市尋底的過程中,走出一輪低、高、低的倒V型走勢。

非週期性、政府鼓勵的行業繼續受到關注,輪流尋找機會反彈,從新技術到文化傳媒、消費、醫藥等板塊。可憐的週期性行業,處境依然較為艱難,在逆境的隧道中摸索,尋找重生機會。

證券市場退市制度改革破冰

新一任證監會主席在2011年上任,此後資本市場傳出一系列制度改革、政策調整信號。

最大的制度改革看點是創業板的退市機制,2012年有可能出現中國第一個創業板直接退市公司,與此相對應的是,強制性分紅很可能在無形中化解,因為中國證券市場無法承受真金白銀的奉獻。

業內對創業板直接退市制度已經達成理論共識。在監管者向市場預告之後,ST股價格一落千丈,如果ST股就此褪下華麗錦袍,是市場一大進步。ST股炒作是因為肉身不死,這些上市公司就像「有九條命的貓」,可以在證券市場長生不老。一些重組市場上的常客們,什麼熱門重組什麼,9月15日宣布終止重組的*ST吉藥,不管成不成功,在最近四年先後運作了六次資產重組,而第六次重組距離第五次重組失敗承諾期,僅僅不過短短兩週時間。時代科技在今年進行了兩次資產重組,均以失敗告終。上市資源隸屬緊缺的A股市場,這樣的公司橫行天下,昭示著內幕交易者一度擁有的幸福時光,也昭示著誠實經營者在市場很難有立足之地。

退市機制與市場化的上市制度共存,當市場化退市機製成為現實,市場化的上市制度才可能真正出現。無論誰當證監會主席,證券市場都肩負著為國企脫困、為民企解憂、為高新技術企業尋找資金源種種政策性任務。但在市場化的人士手中,投資者有理由寄予最後的希望,市場在風險控制與市場取向之間取得平衡,在融資與回報之間取得平衡。

2012年證券市場的最大挑戰,是整治內幕交易,這是年年強調卻從未治癒甚至越來越嚴重的頑疾。從中山公用、綠大地等案件可以看出,某些地方政府官員、保薦人、上市公司已經形成了密不透風的利益鏈條。

在上市、保殼成為地方政績指標的感召下,有關地方政府使盡解數,各顯神通。為了保殼,地方財政貼錢維護爛公司。據滬深兩市公告,截至2011年12月6日,滬深兩市上市公司及子公司合計收到來自各地政府的財政補貼、補助近48億元,惠及134家上市公司,從上市獎勵、科技創新獎、到ST公司的虧損補助,五花八門。而中介機構、投資機構,監管並購重組委員、發審委員則掌握審計、審批大權,如果說投資者是運動員,委員們則是裁判員,每個運動員都對哨聲膽戰心驚,擁有天然的尋租便利。制度改革的最大挑戰者,來自於體制內部。

2012年,在退市方面出現第一例實例,在內幕交易方面樹立幾個讓投資者有信心的案例,就是中國證券市場的重大勝利。

以市場的理念、公平的規則輔之以務實穩妥的步驟,是投資者的厚望,是中國證券市場重生之機。

来源:博客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