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北朝石窟伎樂(組圖)

 2011-12-27 13:56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盛行。在北朝,佛教石窟藝術勃興,聞名於世的石窟寺,有甘肅敦煌莫高窟、麥積山石窟、山西雲崗石窟、河南龍門石窟、鞏縣石窟、河北響堂山石窟等。這些石窟中保存了豐富的伎樂人和伎樂天形象。它們是佛教藝術中的裝飾性圖像,但也直接或曲折地反映了當時音樂發展的真實狀況。



響堂山石窟伎樂天浮雕

伎樂人圖像是當時現實生活中樂伎的寫照,樂伎的社會地位低下,實際是供統治者縱情享樂的音樂奴隸。在鞏縣石窟寺裡的伎樂人浮雕,全部處在雕滿層層佛像或供養人的壁腳下。他們的位置恰好反映了樂伎在現實社會中所處的位置。當時佛教寺院及統治者都離不開音樂的享樂,北齊楊衒之《洛陽伽藍記》說他們:「出則鳴騶御道,文物成行,鐃吹響發,笳聲哀轉;入則歌姬舞女,擊筑吹笙,絲管迭奏,連宵盡日」。在頻繁的宗教活動中也多有樂舞活動。如在釋迦牟尼佛生日、成道日前後或行像、六齋、浴佛等儀禮中,洛陽各佛寺都要舉行紀念活動和歌舞百戲表演,所謂「梵樂法音,聒動天地,百戲騰驤,所在駢比」。在景樂寺裡,「六齋常設女樂,歌聲繞樑,舞袖徐轉,絲管寥亮,諧妙入神」。

石窟所雕繪的佛的事跡也是以現實生活為範本的。敦煌莫高窟290窟北周壁畫佛傳故事畫中,有描繪釋迦「成道」前的二十多個生活場面,其中「納妃」一段,馬車兩旁有伎樂人彈琵琶、箜篌、吹笛;房屋兩邊有伎樂人,左邊一人吹排簫、一人彈箜篌,右邊一人彈琵琶,一人似在歌唱。雲崗6窟有浮雕佛傳故事場面。其中乘像降胎圖,描繪菩薩在「彈琴鼓樂,弦歌之聲」(《修行本起經》捲上)中乘白象降胎的情節。右上角有五個伎樂人:吹排簫、笛、貝,擊細腰鼓、小鼓。另一段是「耶輸陀羅入夢」,描繪太子出家以前深夜沉思的景況。在其床下有四個伎樂人,所持樂器是排簫、細腰鼓、笛、齊鼓(?)。上述場面都反映了當時統治者音樂享樂生活的某些側面。

在諸石窟中,有眾多凌空飛舞的伎樂天。他們是為佛服役、供佛娛樂的被神化了的伎樂人,被雕繪在窟頂藻井上、四壁的最上層、佛龕的拱額上、佛像的背光上。如雲崗第5窟藻井浮雕伎樂天。共八人:二人擊一大鼓、擊答臘鼓(?)、擊細腰鼓、吹笛、吹排簫、吹篳篥、吹貝。龍門賓陽中洞藻井中部浮雕伎樂天。共八人:吹笙、吹笛、彈阮、擊細腰鼓、擊銅鈸、彈箏、吹排簫、擊磐。雲崗第6窟東壁最上層浮雕伎樂天。共十一人:擊鼓、彈琵琶、吹排簫、吹簫、彈箏、彈阮、吹貝、擊銅鈸、舞者二人、彈琵琶。雲崗第16窟南壁西龕拱額浮雕伎樂天。共十人,左邊五人:吹義嘴笛、擊細腰鼓、彈琵琶、擊銅鈸、吹貝;右邊五人:吹排簫、擊鼓、彈豎箜篌、吹篳篥、擊鼓。麥積山127窟石刻造像背光上的浮雕伎樂天。共十二人,左邊六人(自上而下):吹笛、擊銅鈸、擊細腰鼓、彈豎箜篌、彈箏、吹篳篥。右邊六人:吹貝、吹角、吹排簫、彈阮、擊鼓、吹角。響堂山石窟浮雕伎樂天。共六人:吹笛、彈阮、吹笙、彈豎箜篌,舞者二人。


龍門賓陽洞伎樂天浮雕摹本

上述諸伎樂天迴旋飄蕩,奏樂於香花流雲之中,使人如登妙樂天境,有仙音繚繞之感,烘托出宗教的神秘氣氛。而人們有若聞其聲的感受,則完全是以現實中的音樂生活為依據的。


梁石刻造像

伎樂人和伎樂天所用的樂器,種類繁多。其中笙、笛、排簫、箏、阮等是周秦以來的傳統樂器,曲項琵琶、五弦琵琶、豎箜篌、銅鈸、貝、義嘴笛以及某些形制的鼓則是北朝前後由西域傳入的樂器。所謂「西域」,泛指今新疆地區和中亞、西亞以及部分南亞地區。此時期,社會動盪不安,中原混戰,由於民族的遷移,國內各民族的音樂文化以及中外音樂文化都得到了廣泛的交流,石窟中的伎樂人和伎樂天提供了形象的材料。此時期的音樂,上承秦漢傳統音樂,又融合了國內各民族音樂和外來音樂,而獲得新的發展。它為隋唐時期音樂發展的高度成就奠定了基礎。

来源:中國文明網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