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於李天祿、黃俊雄、黃海岱大師;自霹靂布袋戲、雲州大儒俠,再從史艷文、素還真、哈麥兩齒、苦海女神龍至黑白郎君,這些都是我過去所認識的布袋戲。雖不稱上戲迷,但透過所學與大眾媒體的傳播,卻還能有略懂之處。而傀儡戲、布袋戲、歌仔戲、國劇的共通點,也都在於它們能藉著舞蹈、技巧、表現方式、歷史故事等不斷地表達地方特色、民族思想,或者表演者的心思。單就布袋戲來說,有人喜愛,卻也有人無法長期觀賞。對我來說,直到有位為戲入迷的同學後才發現--- 原來自己小看了傳統。
(圖片來源:霹靂網)
布袋戲的歷史長遠。從「金光戲」、「外臺戲」,到現在的「電視布袋戲」。近來,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便是在張菲節目裡表演的「阿忠布袋戲」。故事融合了現代用語與口白,每每演出總引哄堂大笑。該劇團不但使用臉部比例較大的戲偶,而一首首主題歌曲也為其特色,可說是替演出加分。偶有的不雅的字句,更能讓觀眾快速融入劇情當中,並輕鬆欣賞。
細膩的動作,確實是布袋戲很重要的表現。一個懂得掌握細微技巧的表演者,加上一雙雙目光逼視、觀察仔細的觀眾,無疑能享受到看戲最大的樂趣。生、旦、淨、末、醜是布袋戲的要角。其中的「生」,讓我想到許仙、甯採臣、潘安這種白面、瘦骨嶙殉、身體孱弱的男子(好像很需要女性的保護)。但也不完全如此,「包公」便是個黑臉,且理直氣壯的角色。「旦」,指的自然是女性。由於一般掌戲者多為男性,因此他們必須將嗓音化為女音。但有時的沙啞聲音,就好像擁有楊門女將、花木蘭,或者女神希拉要上場殺敵,以及置人於死地的霸氣。當然,女性的優美姿態還是有的。好比:俯頭、理容,優雅地轉身入帘。
(圖片來源:霹靂網)
「淨」, 便是大花臉。鍾馗就屬此類。小的時候我也聽過「鍾馗嫁妹」,與「降妖伏魔」的故事。「它」的角色有點像門神「神荼」和「鬱壘」,可以保護人們。「末」,指的是老生。這也是我很喜歡的角色之一。因為老生的嘴巴是可以活動的,也時常利用煙霧來呈現煙霧瀰漫的感覺。這就比較貼近現在電視裡的演出效果了。而且我認為, 老生是除了花旦之外,最難挑戰的角色。因為,你必須要先去想像「人年老時的感覺」失落無力,或著沉穩樂觀。不知為何,老生的角色我就沒能想出一個具體的人物以做連結。
最後,談到了「醜」角。不雅的動作、輕佻的言語、醉醺醺的轉圈,然後自在隨地撲倒。在我眼中,丑角,並不是特指地位低下,或缺乏教養的人。也可以代表「樂觀」、「輕鬆體會生活」的真實人物。就因人人羨慕它們,所以,它們能讓人快樂發笑。其中,高空旋轉盤子的表演,常常為此角色之經典演出。
(圖片來源:霹靂網)
談完人物,便說道具。以前我所不清楚的是---一張椅子竟可以是「床」,亦「船。」我還滿喜歡戲偶乘船的方式,還真像真人搭船的感覺。最後就是彩旗了。不過這個我之前有看過,不僅是布袋戲,其實在雲門舞集的作品中,「薪傳」裡的「渡海」效果、「九歌」裡那湘夫人所披的細長白布,也都是利用「布條」所製造出的不同的意境效果。
而這又可談及所謂的金光戲了!布袋戲偶們分成上下兩層演出,並配合著自動轉換的佈景(利用「布條」製造出不斷移動的背景,以展現驚人的視覺幻影)。我想這應該是因為媒體的影響,所發展出來的表演方式。如果您看過金光戲,我相信在閃亮燈光的反射下,那閃閃發亮的布條效果能使人感到格外夢幻美麗。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生、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