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稅負高低不是關鍵 重要的是財政公開(圖)

 2010-10-04 13:27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1
    小字

國家稅務總局局長肖捷在最新出版的一期《中國改革》雜誌上發文,在對外媒將中國稅負痛苦評為「全球第二」的「惡搞」進行駁斥的同時,以宏大的篇幅闡述了國家在稅收方面的大政方針,並認為,中國的公共產品和服務需求正處於快速上升階段,因此宏觀稅負水平還要隨著經濟發展得到相應提升。

稅負痛苦指數是國外一些諮詢機構建構的一個衡量國民稅收負擔的指標,這個指數是否科學,大有商榷的必要。但是,在中國,稅收高或低還是一個面目不清的問題。肖局長的文章稱,按照中國現行各類預算管理制度規定,並以2009年數據測算,中國稅收收入佔GDP的比重為17.5%。但是,就在今年的8月23 日,財政部官方網站轉載《人民日報》的一篇文章稱,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 F)的統計口徑,2009年我國宏觀稅負(即稅收收入佔GDP的比重)為 25.4%。

政府和民眾站在不同的立場,從自己的利益角度出發,對同一事物作出不同的判斷,這本是一種正常的現象,因此,稅務總局的行政首長認為目前我國宏觀稅務偏低,還有上升空間,而民眾則從自己的切身感受認為稅收已經太高,甚至對被指為「惡搞」的稅收痛苦指數「全球第二」產生強烈共鳴,這都是一種可以理解的現象。其實,即使是在民眾這一方,對於稅負高低也會有不同的認識,一個億萬富豪和一個僅靠打工維持生存的低收入者對稅負的感覺肯定是不一樣的。但是,當官方公布的統計數據都讓人無法準確把握,那麼,所謂高低之爭也就顯得有點無厘頭了。

肖局長在文中引述了一句美國著名政治家本杰明·富蘭克林的話:「這個世界上只有死亡和徵稅是確定無疑的。」其實,民眾對於以稅賦形式向政府提供資金支持並無多大異議,民眾既然需要政府來維持社會的運轉,尤其是提供公共服務,那麼,政府伸手向民眾要錢也是天經地義的。

但是,政府依賴民眾提供的稅賦維持機構的運轉,這就決定了一個淺顯的道理,政府是由民眾供養的,因此,民眾有權瞭解政府的財政運籌情況。民眾在向政府提供稅金的同時又向政府讓渡了相當大的行政權力,如果民眾在繳了稅以後,對公共財政資金的使用不聞不問,那麼公權力完全可能利用濫用權力為自身謀利,公共服務出現不到位。最近幾年,中國政府積極提倡政府信息公開,公共財政支出作為政務公開的一項重要內容,正在逐步推進。但是,目前的實際情況還很不理想,一方面,公開的財政支出過於粗疏,連人大代表都說看不懂,另一方面,有的地方政府還將公共財政信息作為「國家秘密」,拒絕向民眾公開。一個缺失了民眾有效監督的政府,在財政支出上自然容易向政府的自我利益傾斜,以致造成嚴重的揮霍浪費甚至貪污腐敗。最近幾年,國家審計署對中央政府部門的審計,每一次公布的結果都觸目驚心,但是,除了其中個別涉嫌犯罪的情況受到了法律處理,其他的不合理開支大都不了了之,未能得到堅決的糾正。由於財政支出缺少公開,監督不到位,民眾繳的稅賦大量被用於官員的政績工程,有的貧困地區的政府辦公大樓豪華得驚人,政府公務員的收入也已遠遠高出民眾的平均收入。在這種背景下,如果稅務部門認為目前我國民眾的稅負過低,打著「增加公共服務」的旗號進一步加大稅收,難免會引起民眾的反感。

在政府公開財政支出信息方面,廣州市財政局曾經進行了有益的嘗試,去年10月該局在全國率先公布了廣州市2009年部門財政預算情況,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廣州公布的財政預算,細化到了每個部門能得到多少財政撥款的程度,這是一份讓人看得懂的報告,民眾因此在為其叫好的同時也對其中某些部門由政府撥款供養提出了質疑。可惜的是,廣州市的這種做法並未能向全國推廣,就連廣州市是否會將這種做法堅持下去也成了疑問。

很顯然,只有政府的每一筆開支都向民眾公開,並且得到民眾的認可,民眾向政府繳納稅賦才會成為一種自覺的行動。在這種機制之下,當民眾確實感受到了稅負過高的時候,就會向政府提出減少支出的要求,政府也有足夠的壓力傾聽民眾的呼聲,而不是像現在這樣,政府官員在說大道理,民眾在網上發泄不滿情緒。

来源:南方都市報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