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税负高低不是关键 重要的是财政公开(图)

 2010-10-04 13:27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1

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肖捷在最新出版的一期《中国改革》杂志上发文,在对外媒将中国税负痛苦评为“全球第二”的“恶搞”进行驳斥的同时,以宏大的篇幅阐述了国家在税收方面的大政方针,并认为,中国的公共产品和服务需求正处于快速上升阶段,因此宏观税负水平还要随着经济发展得到相应提升。

税负痛苦指数是国外一些咨询机构建构的一个衡量国民税收负担的指标,这个指数是否科学,大有商榷的必要。但是,在中国,税收高或低还是一个面目不清的问题。肖局长的文章称,按照中国现行各类预算管理制度规定,并以2009年数据测算,中国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为17.5%。但是,就在今年的8月23 日,财政部官方网站转载《人民日报》的一篇文章称,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 F)的统计口径,2009年我国宏观税负(即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为 25.4%。

政府和民众站在不同的立场,从自己的利益角度出发,对同一事物作出不同的判断,这本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因此,税务总局的行政首长认为目前我国宏观税务偏低,还有上升空间,而民众则从自己的切身感受认为税收已经太高,甚至对被指为“恶搞”的税收痛苦指数“全球第二”产生强烈共鸣,这都是一种可以理解的现象。其实,即使是在民众这一方,对于税负高低也会有不同的认识,一个亿万富豪和一个仅靠打工维持生存的低收入者对税负的感觉肯定是不一样的。但是,当官方公布的统计数据都让人无法准确把握,那么,所谓高低之争也就显得有点无厘头了。

肖局长在文中引述了一句美国著名政治家本杰明·富兰克林的话:“这个世界上只有死亡和征税是确定无疑的。”其实,民众对于以税赋形式向政府提供资金支持并无多大异议,民众既然需要政府来维持社会的运转,尤其是提供公共服务,那么,政府伸手向民众要钱也是天经地义的。

但是,政府依赖民众提供的税赋维持机构的运转,这就决定了一个浅显的道理,政府是由民众供养的,因此,民众有权了解政府的财政运筹情况。民众在向政府提供税金的同时又向政府让渡了相当大的行政权力,如果民众在缴了税以后,对公共财政资金的使用不闻不问,那么公权力完全可能利用滥用权力为自身谋利,公共服务出现不到位。最近几年,中国政府积极提倡政府信息公开,公共财政支出作为政务公开的一项重要内容,正在逐步推进。但是,目前的实际情况还很不理想,一方面,公开的财政支出过于粗疏,连人大代表都说看不懂,另一方面,有的地方政府还将公共财政信息作为“国家秘密”,拒绝向民众公开。一个缺失了民众有效监督的政府,在财政支出上自然容易向政府的自我利益倾斜,以致造成严重的挥霍浪费甚至贪污腐败。最近几年,国家审计署对中央政府部门的审计,每一次公布的结果都触目惊心,但是,除了其中个别涉嫌犯罪的情况受到了法律处理,其他的不合理开支大都不了了之,未能得到坚决的纠正。由于财政支出缺少公开,监督不到位,民众缴的税赋大量被用于官员的政绩工程,有的贫困地区的政府办公大楼豪华得惊人,政府公务员的收入也已远远高出民众的平均收入。在这种背景下,如果税务部门认为目前我国民众的税负过低,打着“增加公共服务”的旗号进一步加大税收,难免会引起民众的反感。

在政府公开财政支出信息方面,广州市财政局曾经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去年10月该局在全国率先公布了广州市2009年部门财政预算情况,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广州公布的财政预算,细化到了每个部门能得到多少财政拨款的程度,这是一份让人看得懂的报告,民众因此在为其叫好的同时也对其中某些部门由政府拨款供养提出了质疑。可惜的是,广州市的这种做法并未能向全国推广,就连广州市是否会将这种做法坚持下去也成了疑问。

很显然,只有政府的每一笔开支都向民众公开,并且得到民众的认可,民众向政府缴纳税赋才会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在这种机制之下,当民众确实感受到了税负过高的时候,就会向政府提出减少支出的要求,政府也有足够的压力倾听民众的呼声,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政府官员在说大道理,民众在网上发泄不满情绪。

来源:南方都市报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