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喝開水vs喝涼水: 燒開的水為何可能更有害?(圖)

 2010-01-29 20:07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1
    小字

導言:我們從小就被教育不能喝「生水」,於是「喝生水要拉肚子」就成了一個信條。到了國外一看,原來他們根本沒有喝開水的習慣!——即使是剛剛生完孩子的產婦,護士送來的也是一大杯冰水。那麼,喝開水還是喝涼水,差別在哪兒呢?

水裡藏著哪些有害物?

人們說「一滴水就是一個世界」。即使是看起來很「乾淨」的水,裡面也含有各種各樣的東西。對人們的健康來說,可能的有害物質主要有這麼幾類:一是有毒無機物,如汞、鉛、砷以及亞硝酸鹽等等;二是致病細菌;三是某些分泌毒素的藻類。這些物質往往是天然存在的,通常所說的「水質」往往也就取決於這些成分的含量。

人類為了滅菌 卻「製造」出各種致癌物

致病細菌能對人體產生立竿見影的危害,所以對水進行滅菌處理也就成了飲用水的常規步驟。對於自來水來說,經常用氯氣或者次氯酸鹽處理。這是一種滅菌效果很顯著的手段,對於減少致病細菌導致的疾病有著顯著的效果。但是,後來人們發現,這種處理產生的副產物,有一些能夠致癌。這樣的處理,也就可以說是「才出虎口,又入狼窩」。所以,科學家們一直在尋求能夠滅菌而副產物危害又比較小的處理方式,比如現在瓶裝水所用的臭氧處理,就是一種相對來說比較好的方式。但是它產生的副產物溴酸鹽卻也還是一種可能致癌的物質。在目前已經嘗試過或者正在嘗試的水處理方式之下,已經有幾十種滅菌副產物被揪了出來。

這些滅菌副產物,也就成為了飲用水中「人工產生」的可能有害的物質。

燒開水殺死了病菌 卻助長了其他有毒物

燒開水是最直接最簡便的殺死致病細菌的手段,這也是「喝開水不拉肚子」的原因。但是,燒開水不能解決藻類的毒素,甚至有助於藻類毒素的釋放。它也不能解決有毒無機物的問題。在燒開水的過程中,水總會蒸發,因而開水中的有毒物質濃度甚至比「生水」更高。至於自來水中的滅菌副產物,基本上也不會被去除,反而濃度會增加。

所以說,燒開水解決了一個看得見的問題,卻可能產生看不見的危害。畢竟,那些有毒無機物或藻類毒素對於健康的影響都是長期的慢性的。

沒有「毒」的水在哪裡?

不難看出,飲用水的安全,燒不燒開不是關鍵,裡面有什麼才是最重要的。對於合格的自來水、瓶裝水、純淨水,已經經過了滅菌處理,燒開的意義已經沒有了。我們需要關注的是,這些水源的水質如何,以及經過了什麼樣的處理。差的水源,可能含有更多的致病細菌和藻類,就需要更多的滅菌物質去處理。它們死了,但是殘骸還在,尤其是藻類的毒素也還在。這樣,產生的滅菌副產物也就會更多。

人們對於飲用水的認識越深入,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就越多。按下了葫蘆,又起了瓢。為了儘可能地減小潛在的危害,現代飲用水系統或者水處理工業都變得非常複雜。先是滅了菌,然後就用各種手段去除其中的有害成分。有害成分各種各樣,所以去除的手段也就各有不同。顯而易見,去除得越徹底就越安全,但是生產成本就越高。從技術上說,人們可以把水弄得很純很純,比如分子生物學實驗裡用的水,裡面基本上只有水分子了。但是那樣的水,比我們吃的油貴多了,不是個人或者社會能夠承擔的。

自己能夠做什麼

既然我們不可能把水裡的有害物質完全除去,所以飲用水中一定量的有害物質就是不可避免的。好在人體本身有一定的承受能力,所以只要這些有害物質的含量低到一定程度,對於人體的危害就還是可以忽略的。科學研究的目標就是不斷改進處理的技術,找到效果更好成本更低的方法。而主管部門的職能,則是根據科學研究的現有水平制定各種有害物質的允許含量,並且保證它們得到實現。

對於個人來說,總是希望得到最大的保護。燒開水更多地是一種習慣。對於泡茶沖咖啡來說,開水的高溫是從固體中提取出目標物質的必要手段。而燒開了水再放涼了喝,對於增加安全性而言意義並不大。

兩點實用的建議

水就是水,衛生安全是最重要的。那些似是而非的「保健處理」都是商家的炒作,找不到科學的支持。對於家庭來說,使用一個質量好的濾水器可以進一步去除自來水中的重金屬、毒素以及一些滅菌副產物,可能是家庭能對水進行的最有意義的處理了。至於燒不燒開,倒沒有太大關係。

許多有錢有閑的人喜歡到某個「好水源」的地方打幾大桶的水,運回家裡慢慢喝。實際上,這是一種一廂情願的想法。新打的水可能是「好」的,但是未經任何滅菌處理的水就是細菌和藻類生長的樂園。在你看不見摸不著的時候,它們已經在裡面星火燎原。

来源:摻望東方週刊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