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保安族腰刀馳名中外(組圖)

 2009-10-15 18:37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保安族因原居住在青海同仁隆務河邊的保安城、下莊、朵沙日,即"保安三莊"而得名。

最早,保安族同蒙古族相鄰居住,其服飾基本上同蒙古族相似。

大約在清咸豐、同治年間前後,保安城內的清朝地方官員,採用"分而治之"的政策,挑撥民族關係,因而,保安族被迫離開了祖輩建立起來的家園,最後定居於甘肅積石山下的大河家地區,這樣其服飾又有了明顯變化。

歷史與現代結合

顯然,保安族現代的服飾有兩個特點:一是同回、東鄉等民族服飾相似;二是仍保留了原居住地後期服飾的某些習俗。這樣,就形成了保安族服飾歷史與現代結合的鮮明特徵。

伊斯蘭文化為主導

需要指出的是,保安族先民的主體是元代從中亞來的回回人,據文獻記載,明初保安族中已有伊斯蘭教信徒。在十八世紀前期即清康熙年間,伊斯蘭教成為保安族人民的普遍宗教信仰。因此,儘管受各民族文化影響較深,但伊斯蘭文化仍居其主導地位,在其服飾文化上也不例外。


以腰刀為佩飾

保安族的佩飾,最具特色的要數其腰刀。保安腰刀以製作精巧、樣式美觀、刀刃鋒利等馳名中外。它不僅是佩飾,而且已成為日常生活用具和民族工藝品;不僅是本民族人人喜愛之物,也是表達男女愛情的信物,而且還是饋贈親友的禮品。



来源:中華文化信息網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