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魚書是情書的誤說

 2008-01-14 17:25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易中天先生在《中國的男人與女人》一書中將"魚書"說是"情書",引起批評。有人認為他"治學不嚴謹",是胡說。

其實"魚書"的來歷自古有之。〈古樂府.飲馬長城窟行〉:"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後因以"魚書"稱書信。古人的書信,常是以潔白的絹帛來書寫,長一尺左右,因此稱為"尺素 "或"尺素書"。此後,人們常常將"尺素"結成雙鯉的形狀,所以書信也叫"雙鯉"。

古人又喜將機密信件或情報用油紙封好塞入魚腹加以密裝後秘密傳遞。後經歷代演繹,信使將密件塞入木製魚狀筒內,這個"筒",稱"魚書筒"。相當於今天的信封。

"魚書"、"雙鯉"在古代詩歌中常有運用。"故國池塘倚御渠,江城三詔換魚書"(杜牧〈朱坡絕句三首〉),"長江不見魚書至,為遣相思夢入秦"(韋皋〈憶玉簫〉),"魚書欲寄何由達,水遠山長處處同"(晏殊〈寓意〉)。

其中劉禹錫的詩歌"魚書"一詞用得最頻:"曾主魚書輕刺史,今朝自請左魚來"(〈寄毗陵楊給事〉)。"吳郡魚書下紫宸,長安廄吏送朱輪"(〈赴蘇州酬別樂天〉)。"新賜魚書墨未乾,賢人暫出遠人安"(〈早春對雪奉寄澧州元郎中〉)。"相思望淮水,雙鯉不應稀"(〈洛中送崔司業使君扶侍赴唐州〉)。  

《舊唐書.本紀第十二 》有"復降魚書停刺史務"句。《新唐書.志第三十八》也有"當停務禁錮者,請魚書以往。錄事二人"的記載。《水滸傳》第四十回有詩為證:"遠貢魚書達上臺,機深文炳獨疑猜。"

可見,魚書就是信件。要說易中天先生治學不嚴謹,還說得過去,說他"胡說"就重了。畢竟,情書也是信件,只不過是廣義與狹義之異而已,應該說"情書"是"魚書"的一種;而把"魚書"說是"情書",易中天先生犯了以偏概全的錯誤。

信件還有許多別,如稱"鴻雁",此說源於漢時:

蘇武出使匈奴,因兩國關係惡化,蘇武被單于流放扣達十九年之久。昭帝即位後,派出新的漢使,與蘇武一起出使匈奴的常惠,把蘇武的情況密告新漢使,並設下計策,讓漢使對單于講:"漢朝天子獵到一隻北來的大雁,雁腿上繫著一封信,寫著蘇武正在北海(今貝加爾湖)牧羊。"單于聽後大為驚奇,卻又無法抵賴,只好把蘇武放回。後來,人們就用"鴻雁"比喻書信。

書信還有一個代稱:"青鳥"。青鳥,一個充滿詩意而美好的名字,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神鳥,專司傳遞訊息。李商隱〈無題〉詩云:"蓬萊此去無多路,青鳥慇勤為探看。"表達了對這個"資訊精靈"的讚賞之情。

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由於書信材料演變等原因,書信又有許多別名、美稱,如下面列舉:

簡、柬、札、帖 古時書簡並稱,書籍之類可以稱為簡,書信之類也可稱為簡。書、簡小有不同,書長短並宜,簡則零篇短文為多;魏晉以後,"簡"也寫作"柬",今仍使用。札,是古代書寫用的小木簡,後用作書信別稱;古代寫在帛上的信則稱帖,如著名書法家鐘繇、王羲之、王獻之的一些雜帖,就是文字簡短、情意雋永的書信作品。

箋、素、翰 箋,是小幅而華貴的紙張,素是白色生絹,古人多有在箋、素上寫書信的;翰是鳥羽,古以羽毛為筆。所以,箋、素、翰,常被借指為書信。後來書寫材料更進步,人們仍喜歡用雅箋、素書、華翰等詞來美稱書信。

書信還有其他稱呼:玉函、來函、玉音、尺翰、尺牘、華簡、大札、玉札、手札、手書、手筆、手諭、來書等。



来源:人間福報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