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人類佩戴耳環有8000年歷史(圖)

 2006-09-18 02:47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世界上最早的玉玦出土於內蒙古赤峰市的興隆窪文化遺址中,該文化距今約有8200年到7500年。興隆窪玉器的發現開創了中國史前彫琢玉器之先河,為探索中國玉文化起源、深入研究東北亞地區史前玉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資料

有關專家對出土於內蒙古赤峰市興隆窪文化遺址的玉玦研究後發現,這些是世界上最早的玉玦,這些玉製耳環大小不等,直徑在2.5到6厘米內,形狀像被敲掉一條縫的玉鐲,留出的縫隙可以讓耳環穿進耳朵。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內蒙古第一工作隊隊長劉國祥說:「最奇妙的是每個玉製耳環都成對出現,且大小、尺寸、重量近乎相同。其中最精美的一對耳環的重量一模一樣、內外直徑分毫不差--很難想像遠古時期的先民在沒有現代化工具的情況下如何掌握了這樣高超的技藝。」

香港中文大學教授、著名的玉文化研究專家鄧聰說:「由於耳環的直徑很大,古人要穿很大的耳洞才能佩戴上,因此可以推測那時的人們已經有醫治耳朵發炎的簡單醫術。即使現在,東南亞有些地方的人還佩戴這種形狀的耳環,沈重的玉玦能把耳朵拉長,佩戴者以此為美。」考古證據表明,雖然現代耳環以女性佩戴為主,8000多年前的耳環卻是男女都佩戴的飾物。日本著名古玉專家籐田富士夫說:「玉玦採用的玉料溫潤碧綠,與內蒙古草原的顏色十分相近,古人可能以此顏色為美。耳環形狀製作成圓形,可以從審美學上解釋--方型的臉佩戴圓形的耳環很漂亮,而蒙古族人種的臉都是方形,也許他們已經意識到圓形的耳環能更好地裝扮他們。」

鄧聰說:「同樣的玉玦數千年間在東南亞地區不斷傳播。考古證據表明,同一類型、顏色、質地的玉玦最早出現在8000多年前的中國內蒙古地區,於3000多年前消失,卻在3000多年前中國西南的雲南地區出現。這一飾物在長江流域出現在6000到7000多年前,而在珠江流域出現在4500年前左右,在越南北部出現在4000多年前,在越南南部出現只有在3000多年前。」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