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的命名有很多方法,首先以形状命名,如:人参根外型似人,因而叫人参。(图片来源:Adobe Stock)
中国人对命名向来视为神圣的事情,考究必详,象数含蕴,寓有哲理,形象生动,还需有文化色彩。
中草药的命名有很多方法,首先以形状命名,如:人参根外型似人,因而叫人参;牛膝的茎节膨大似牛的膝盖,因而名之;百合因其生长在地下的鳞茎重重叠叠,像百叶而合。
性状不同而起名,如:向日葵因花盘倾向日光而得名;睡莲因其花午开晚闭而名之;含羞草则因受刺激时,叶面会收缩起来。
颜色不同也有不同的名称,如:红花、红枣、赤芍、赤石脂、丹参、丹皮、紫草、紫苏、黄连、黄柏、白豆蔻、白芥子、黑芝麻、黑胡椒、乌梅、乌梢蛇、玄参、青皮、赭石、银耳等。
不同的气味给予不同的名称,如:香薷、香橼、藿香、茴香、丁香、檀香、沉香、臭梧桐、臭牡丹、鱼腥草、鸡屎藤、败酱草、辛夷、辣蓼、酸模、酸橙、苦参、苦丁茶、甘草、甘松、甜杏仁、淡竹叶、淡竹茹、龙胆草、五味子等。
质地不同有不同的名称,如:厚朴因皮厚又质地朴素得名;石莲子因硬如石头得名;海螵蛸与桑螵蛸的命名,据《本草纲目》记载:“螳螂子房名螵蛸者,其状轻飘如绡也。”《日华子本草》记载:“螳螂卵簇聚之房曰螵蛸,乌贼骨形似之,因名海螵蛸。”
新鲜陈久,也入命名之列,如:夏日口干,要喝鲜生地、鲜石斛、鲜茅根的汁液;咳嗽一定要用陈皮,用新鲜橘皮效果不好。
因生长季节命名,如:半夏因黄历五月中旬,夏之半,生长最旺盛故名;而夏枯草因夏至后花絮枯焦而得名;六月雪因六月花开茂盛似白雪;冬青因叶经冬不凋;腊梅花因寒冬腊月开花。
因药用部位而得名,如:板蓝根、葛根、白茅根、桂枝、桑枝、钩藤、桑白皮、牡丹皮、艾叶、荷叶、白果、芡实、诃子、火麻仁、益母草等。
性能功效不同有名之,如:升麻可升阳举陷、发表透疹;番泻叶可泻下通便;骨碎补可疗骨折;防风可发表散风。
因人名而命名,如:徐长卿可利水消肿,活血解毒,原名却是一位古代名医,他常用此药救治病人,为纪念他而用此名;何首乌可补益精血,固肾乌须,本为古代人名,因祖孙三代长服此药而延年益寿。
因避讳而得名,如:山药原名薯蓣,因唐代宗名李豫,遂改名为薯药,后宋英宗称为赵曙,再改名为山药;玄胡索改名为延胡索,也因避讳的缘故。
有些是译音,如:诃子、毕拨、毕澄茄、阿魏、没药、密陀僧等,其中有许多充满释教文化的意涵。
因产地而得名,如:四川的川芎、川乌、川贝;产于东北的关木通、关鹿茸、关白附、辽细辛、辽人参;产于浙江的浙贝母、杭菊、杭白芍、温郁金、于白术(浙江省於潜县);产于两广的广佛手、广木香、广藿香;产于山东的东阿胶、东白薇、东山楂;产于福建的建泽泻、建神曲、建莲子、建君子(使君子);产于河南的怀地黄与怀山药、怀菊花、怀牛膝,并称为四大怀药;其他如:云当归、南沙参、北五味子、滁菊花、宣木瓜、潞党参、高丽参、西洋参等。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