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民工之死与国家认同

 2006-02-19 20:26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地方利益驱使下的诸侯经济有着强烈的反市场性,对内不讲原则,对外不讲诚信。在市场经济环境里,要形成统一的市场,也需要国家对任何人提供一体化的保护 .

春节前,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农民工王建民因无钱就医惨死在北京某个医院的急救室外。北京众多的鉴定机构不愿得罪医院拒绝为王建民解剖尸体提供司法鉴定结论。北京本地媒体一片寂静,看不到后续报道和北京有关方面介入的消息。

相反,事发后,黑龙江省驻京办和黑龙江政府介入了与医院方面的交涉,在王建民的家乡《黑龙江晨报》开设了“王建民之死”专栏进行连续报道。

一人逝去,两地迥然,类似的例子在国内的媒体上并不少见,深圳每年工伤报废4万条手臂(腿脚),广东媒体悄然无声;南丹矿井透水,广西媒体三缄其口。此次民工死在北京,依然是甲地出事乙地热炒。

人所共知,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力量把各类交往者的利益延伸到交往对象方的领域。任何人都不可避免地需要异地的一体保护,正是这种有别家族保护、地方保护的国家一体保护,才能使市场经济不同于诸侯经济。

上述现象的久存,恰恰说明了国内统一市场的不成熟,地方利益驱使下的诸侯经济有着强烈的反市场性。于是,对内不讲原则,对外不讲诚信。“地”同异伐就成了交往中的普遍现象。对经济利益是这样,对人也是这样。

统一的市场,一体的国家保护,是形成公民国家认同的重要条件,无论广东人、北京人、上海人、黑龙江人、河南人还是台湾人,他们首先是中国人,在中国境内,他们的权利义务不因地域不同有所差别,任何一个地方政府都有义务与责任提供与本地公民无差别的服务。

如果在地方保护主义驱使下,北京、黑龙江和中国其他地方仅仅保护本地公民,而拒绝为他地公民服务,公民就不会有真正牢固的国家认同。

历史经验表明:没有牢固国家认同的民族形如一盘散沙。在近代中国汉奸迭出,叛兵如潮,降将如毛的现象屡屡出现,与无牢固的国家认同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但是,国家对民族认同的重要条件,是以国家能够保证其基本的权利为条件的。

政治家们经常引用美国前总统肯尼迪在其著名的演说中“不要问国家为你做了什么?而要问你为国家做了什么”的名句,用以激励人民为国家奉献,但大多数人回避国家要一体保护公民基本权利的前提。如果一个国家对公民的一体保护不能实现。公民的权利只能依靠本地方甚至是家族保护,他的权利就不能称之为公民权利,公民对地方的认同就会大大超过对国家的认同,一旦国家有事,就难免重蹈历史的覆辙。

王建民事件最终能得到妥善的处理,证明国家有能力对公民实现一体保护,我国公民对国家的认同程度自然就会大大提高。

财经时报(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