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恋的人,对别人缺乏同理心,很少考虑别人的需要和感受,只顾着争取自己的好处,漠视别人的苦难。(图片来源:Adobe Stock)
性格自恋的同事
遇到自恋型人格的同事?谘商心理师:只要用“这个技巧”
未来是“弹性生涯年代(protean career)”,没有既定的轨道与路径,其特色为每个人都需要自主自立、注重成长、持续补充心理的成功能量,因此我们必须为自己创造想要的机会,在变动中增强适应力。也因此,弹性生涯时代非常需要培养“工作勇气”,注重个人的生涯选择,以及自我实现,而面对纷乱多变的社会气氛,我们逐渐需要专业心理谘商的从旁协助,探索行为背后的意涵,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谘商心理师林萃芬在其新书《锻炼心理肌力》分享一个案例,公司新进一个学经历都很优秀的同事鸿源,原本老板和主管对他寄予厚望,期望他能够发挥专业,为公司带来最高的绩效。没想到鸿源是一个“自我感觉良好”的人,虽然才来公司没多久,开会时他却总是拍胸保证:“只要放手给我去做,必定会大有收获。”鸿源也会跟主管强调:“只有我的计划对公司营运有实质助益。”如果有人不认同鸿源的说法,他甚至在会议进行中拂袖而去,或是当众大声咆哮。此外,鸿源还不断在各种场合表示:“公司只靠我一个人,没有我不行,其他人什么事情都做不好。”
若他真的像自己所说的“对公司营运有实质助益”,大家也乐见其成,但事实上鸿源的计划都没有达成,要是问他案子进行得如何?他就会回答:“我只负责计划,这个案子我亲自去跑,不符合成本效益。”每次接到新案子的时候,鸿源就会主动跟主管要求:“该给多少奖金。”鸿源种种行为都让大家无言以对。可是,大家也不知道要如何让鸿源看到自己的问题:能够务实执行任务,而不是只会说大话,却没有成果。
一对一心理教练 “自恋型人格”渴望被重视与重用
鸿源的行为模式,明显是属于“自恋型人格”,也就是俗称“自我感觉良好”的人,他们对别人缺乏同理心,很少考虑别人的需要和感受,只顾着争取自己的好处,完全漠视别人的苦难。做事情前他们都会先问:“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和别人来往的时候,他们也很关心:“能获得多少好处?”所以,鸿源会主动跟主管要求:“该给多少奖金。”由于他们只在乎自己的利益,当然就很难兼顾到别人的感受。
工作的时候,自恋型的人多半会极端在意自己的表现,渴望获得老板或主管的“重视”和“重用”,有时候会不择手段制造“完美印象”。这就是何以鸿源会强调“公司只靠我一个人,没有我不行,其他人什么事情都做不好。”过度突显自己的重要性,自然会让鸿源不易与同仁合作共事。团队合作的时候,自恋型的人很容易生气,总觉得别人不如自己,认为“不遭人忌是庸才”,也因此,鸿源多半不接受其他同仁的批评,常会误以为同事在忌妒、拒绝自己。自恋型的人在公司中常会死命争取“最高头衔”与“最高荣誉”,倘若别人不以为然,他们就会认为对方是“忌妒自己的才华”。
由于自恋型的人觉得自己是“身分特殊”的VIP,走到哪里别人都应该给他们“特殊礼遇”,不然就是有眼不识泰山。这些想法和行为,难免会对其他的人造成困扰,一味退让自恋型的人,他们很可能会得寸进尺。
▧ 先欣赏自恋型的优点,再带他们欣赏别人
通常自我感觉良好的人,多半不知道自己的言行会给别人什么感受,他们必须借由自我膨胀才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感。所以,主管、同仁跟自恋型的鸿源相处时,如果先欣赏他的优点,比较能够降低他的防卫。自恋型的注意力往往只集中在自我身上,所以,主管、同仁若能让鸿源觉察到自己的行为对别人造成的影响,可说是一个重大突破。
主管和同仁下一步努力的方向,试着带领自恋型的鸿源学着尊重别人的想法与立场,多多同理别人的感受。日常生活中,鸿源可以学习养成使用“假设问句”的说话习惯:“如果我是对方,我会怎么做?我会有什么感觉?”了解别人的感觉后,第三步,请自鸿源经常以“需要”两个字来造句,譬如:“我可以满足别人的需要吗?”一步一步将关心的焦点从自己扩大到别人身上,一方面跟别人建立平等互惠的关系,另一方面与别人分享自己的资源,双管齐下,让自恋型的鸿源慢慢领悟“欣赏自己,也欣赏别人”的道理。
責任编辑: 皇辅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