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形成,即血凝块形成,可以阻塞动脉或静脉血流,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任何时间。血栓形成是全球前三位的致死性心血管病——心脏病、脑卒中和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共同发病机制。
一般来说,长期卧床、肢体制动、大手术或创伤后、晚期肿瘤或有明显VTE家族史等均是VTE的危险因素。如果出现下肢的突然疼痛、肿胀、活动后加重;有的可见小腿浅静脉的扩张或显露,严重者可伴有体温升高、心率加快,皮肤苍白甚至呈青紫色或者有不能解释的气短、胸痛、呼吸急促都提示可能发生了VTE。如果发生以上症状,要及时寻求医生帮助。对有危险因素但未发生VTE的患者,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VTE的预防,将疾病的危害降到最低。
由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血栓与血管专项基金主办的主题为“JOIN US,关注VTE预防”的首个世界血栓日媒体见面会在京召开。包括骨科、呼吸科、心内科、老年科、血管外科、妇产科、普通外科等VTE多发科室在内的十几位专家出席,各个科室专家从自己专业出发对血栓的危害做了分析。
1、骨科
骨科大手术(髋膝关节置换和髋部骨折)由于手术以及患者需要制动灯因素是有明确的预防指征的手术类型,国内外指南均明确对这部分病人提出预防推荐,而其他的骨科手术,由于患者病情多样,可能合并多种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要及时进行筛查和VTE风险评估,大部分创伤骨科的患者在深静脉血栓形成时可能没有典型症状,骨科医生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及时、有效、规范的预防,不但可以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还可降低治疗费用。在临床实践中,需建立正确的医患合作模式,让患者了解深静脉血栓的危害,主动配合进行肢体活动,才能最大程度降低发生深静脉血栓的风险。
2、呼吸科
肺血栓栓塞症已成为重要的医疗保健问题,致死率高,要及时、准确进行诊断。肺血栓栓塞症临床上漏诊与误诊情况严重。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症状多样,不同病例常有不同的症状组合,但均缺乏特异性。肺血栓栓塞症要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应迅速准确地对患者进行危险度分层,再制定相应的治疗策略,进行规范化诊治。对存在肺血栓栓塞症危险因素的病例,应记住预防永远大于治疗。
3、心血管内科
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是影响心、脑血管和外周动脉的全身系统性疾病,要注重各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有效控制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要将更多的血栓性疾病扼杀在萌芽中。尽早、充分、有效的抗栓治疗对于降低心血管疾病复发、改善疾病预后意义重大。加强公众教育,提高抗栓治疗的依从性,从而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一直是我们心内科医生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对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心血管患者的静脉血栓风险更容易被忽视,事实上,肺栓塞已经成为住院心血管患者第三位致死因素,此外,动脉血栓和静脉血栓的许多危险因素是共通的,因此住院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也是VTE的高危人群,正视VTE风险在心内科刻不容缓。
4、妇产科
妇产科患者常常合并有更多的血栓危险因素,包括激素治疗和应用口服避孕药,以及妊娠及产褥期状态,所以,妇产科患者要提高警惕,及时分辨出高危的患者。根据不同的危险因素分层,制定个体化的血栓预防方案。
5、普外科
开腹和盆腔手术本身就是VTE的高危因素,另外由于患者长时间卧床或合并肿瘤等其他危险因素,更加剧了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在临床工作中,应积极对患者进行VTE风险评估,对中高危患者采取及时、规范的预防措施,另外需要特别观察患者的下肢症状,及时诊断深静脉血栓,给予有效、规范的治疗,才能使患者最大获益。
6、血管外科
血管外科是血栓疾病高发的科室,对于大众来说,有三个方面可以预防静脉血栓的形成。一是运动起来,预防血栓;二是控制“三高”;三是出现症状要及时治疗,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保障。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