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杨宽兴:"柳的妞"事件隐含的民意信息

作者:杨宽兴  2008-05-10 05:20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围绕奥运火炬传递表现出的爱国热情似乎没能给"柳的妞"网友带来好运,这个自以为善良的女孩子,在五·一来临时号召并组织网友上街给交警、城管、环卫赠送瓶装矿泉水,却不料这一"公益活动"招致大量网友的嘲讽和漫骂,在统计范围内的15000条网络评论中,只有大约2000条对她表示赞成和支持,绝大多数网友对她的行为冷嘲热讽,这样的嘲讽和语言攻击甚至波及到她的家人;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网友在QQ上要求加她为好友,为的只是骂她几句。据说,这些攻击性语言已严重影响了"柳的妞"的正常生活,相恋7年的男友因为家人的强烈要求而与她分手了,而今年的十·一原本是他们的婚期。

涉及家人的漫骂并不可取,正如"爱国者"对王千源父母的威胁是一种错误。但"柳的妞"招致骂声并不让人感到奇怪,值得注意的是,多数网友对她向环卫工人赠水之举是表示认可的,如果被慰问对象中不包括环卫工人,她可能会招致更多的嘲讽和语言攻击,"柳的妞"事件之所以发生,是人们不认可她对交警和城管的慰问行为。

这首先是因为城管和交警在公众中的形象不佳造成的。这一事件发生后,比"柳的妞"更值得反思的是交警和城管。作为国家政权的一部分,在爱国声浪汹涌的时刻,城管和交警却似乎成了过街老鼠,并被网友爱屋及乌地将厌恶情绪转嫁于"柳的妞",这很容易让人将交警、城管与影视作品中的日本鬼子联系在一起,在和平时期确实是一个奇迹。

公允而言,一线交警、城管并不是社会的主要既得利益集团,他们也没有执法决策的权力,而他们的工作确有辛苦的一面, "柳的妞"网友出自善良本性的慰问,似乎算不得大逆不道之举。但"柳的妞"显然忽略了一种社会心理:非民主体制下的执法部门过度依赖强制力,往往置民众的呼声于不顾,尽管民众没有能力监督和限制其权力,但久而久之,已经对这些执法部门形成严重的对立情绪,现实中他们无可奈何,但通过网络却可以尽情表现他们的不满。另外,对于交警或城管的舆论谴责会被认为指向政府,具有一定的风险,但嘲讽和漫骂身为一公司"管理人员"的"柳的妞"却风险不大,人们尽可以在她身上发泄对城管、交警的不满与愤怒。中国人早就有恨汉奸甚于鬼子的心理。

"柳的妞"事件的发生并不出乎我的意料,在涉及权力与民间、民生与民主的关系问题上,根据我长期的观察,网络声音 80%以上是对政府抱有一定程度敌意的(选择性删帖的网站无法反映这一数字比例),这种敌意有时会表现得十使分强烈,甚至多有非理性语言漫骂,这正是襄樊市政府发言人"政府在网络上是弱势者"论断的数字基础。但是,在涉及国际关系问题时,这一比例却有很大不同,尤其是在与外国发生利益冲突和严重意见分歧时,支持政府的比例会显著上升,而质疑政府的比例会呈现一定下降,除了传统爱国主义情感的影响外,国内主流媒体长期的宣传策略也是原因之一:打开 CCTV,很容易便发现,凡是涉及国际问题的话题,往往有着比国内话题更多的谎言和强权逻辑。如果要我对此给出一个解释,我认为,国际问题由于离民众生活比较遥远,一般民众无从判断,谎言因此更容易制造,而国内问题由于涉及民生,而且多发生在民众眼皮底下,制造谎言的难度要大得多。对国际问题(尤其是西方世界)的长期歪曲和选择性报道使中国人失去了对国际问题、尤其是中外关系问题上的判断能力,非理性的爱国主义情绪很容易被煽动。

于是,在2008年5月,我们便发现这样一个奇怪现象:许许多多的民众因为支持奥运而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情绪,进而由这种爱国情绪表现出对政府的信任和支持(但这种支持与1999年中国驻南大使馆被炸及2001年中美撞机事件后的表现相比,已有明显下降);另一方面,却有80%以上的网友通过"柳的妞"事件表达对交警、城管的高度不信任和厌恶,而我们知道,交警、城管所代表的国家暴力,恰恰是非民主政府的重要支柱。由此可以断言,中国社会的利益分化已经形成,在这种利益分化背后,是对政府的不同态度和声音。由于缺少共同的沟通平台,这一分化实际已演化为一种难以调和的社会分裂。

八九民运的学生领袖王丹也注意到了中国社会的这种意见分裂,在《不要忽视另外一种中国的声音》一文中,王丹指出: "藏区的骚乱和镇压事件发生后,由于官方长期选择性教育的影响,在奥运精神和爱国主义旗帜的召唤下,中国大陆和海外华人中都发生拥护中国政府的示威游行。不过,将这种声音视为目前中国唯一的声音未必准确,它甚至不一定是主流声音·······于是,目前的中国民间及网络舆论便形成一个奇怪的现象:一方面,爱国主义情绪控制下的许多民众挥舞国旗上街抵制总部位于法国的家乐福超市;另一方面,许多民众因为对政府的经济决策不满,而将这种不满情绪转移到政治领域,对于胡锦涛、温家宝的批评乃至谩骂也成为近期中国舆论领域非常值得关注的现象。综合来看,中国社会很少出现目前这样的观点分裂,但是这种分裂,其实也是社会舆论走向多元的表现。"

我认为,这一分裂可以从两方面进行解读:一,信任或质疑政府的声音分化来自利益分化的现实,官权蛮横和腐败使越来越多的人对政府越来越表现出彻底的不信任,但同时我们也不可否认经济发展给部分民众带来现实利益,从而使他们站在基本维护政府的一面;二,国际问题与国内问题观点的分化,狭隘的国际视野阻碍了中国民众接受所谓"西方民主"的机会,但来自民生压力和权利受侵害的事实,却更容易在中国催生出追求民主的动力。

目前,中国缺乏独立客观的民意调查机构,尤其是涉及政治及重大社会问题的调查更是不存在,我们在现实和网络上可以听到完全不同的声音,却无法以数字比例来判断全社会因循与改革两种意见之间真实的力量对比,也无法以数字比例来判断目前中国处在前宪政社会的哪一个阶段。当利益和立场呈现如此强烈的分裂时,我们应该保持宽容与温和的态度,无论对王千源及其家人的漫骂,还是对"柳的妞"及其家人的语言暴力,都不是可取的态度。我们可以表明自己的态度,但不必制造语言"超限战"。民主最终是要靠"数人头"的方式获取,在支持民主、反对谎言和欺骗的力量取得绝对优势之前,我们仍需耐心的思想启蒙与权利抗争。势均力敌的社会力量分裂不是民主之福,但13000对2000的跟帖对比已经能够使我们看到信心和希望,立足于这样的信心,我们应扩大民主思想启蒙范围,并尽力构建全社会对话的语言平台,使现体制的多数既得利益者与爱国主义情绪也能够被纳入民主的理性诉求之内。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自由圣火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